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全文
唐 / 韦元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重楼阁半山霞,四望韶阳春未赊。

侍跸妍歌临灞涘,留觞艳舞出京华。

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

景色欢娱长若此,承恩不醉不还家。

(0)
注释
九重楼阁:形容宫殿楼台众多且高大。
山霞:山中的彩霞,形容日出或黄昏时的美丽景色。
韶阳:指春天的阳光,也象征美好的时光。
春未赊:春天的美景还未离去。
侍跸:随从皇帝出行。
灞涘:灞水边,古时送别之地。
留觞:留下酒杯,指宴饮。
艳舞:美丽的舞蹈。
京华:京城,这里指长安。
危竿竞捧:形容人们争着表演高竿舞。
中街:大街中央。
戏马:骑马游戏。
上苑:皇家园林。
景色欢娱:景色带来的欢乐气氛。
长若此:长久如此。
承恩:承受皇帝的恩宠。
不醉不还家:不喝醉就不回家,表示沉醉于欢乐之中,不愿离开。
翻译
高耸的楼阁在山霞中若隐若现,眺望四周,韶阳的春天美景还未消逝。
随从皇帝的歌声在灞水边回荡,宴会上的美酒佳人来自京城的各个角落。
人们争先恐后地在大街中央捧竿起舞,骏马口衔鲜花在皇家园林中嬉戏。
这样的欢乐景色永恒如斯,蒙受皇恩,不醉不归,不愿离开这欢乐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开篇“九重楼阁半山霞,四望韶阳春未赊”两句,通过对宫阙与春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高远和辉煌的氛围,展现了皇家盛会前的庄严美景。"侍跸妍歌临灞涘,留觞艳舞出京华"两句,则转向宴席上的欢乐情形,侍女们在河岸边歌唱,舞者们在宫城之中起舞,表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文艺活动的丰富多彩。

接着,“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景象,高举的日旗在街道上随风飘扬,马儿们在花丛中嬉戏,争夺着悬挂的花球。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繁华,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常规的欢乐气氛。

最后,“景色欢娱长若此,承恩不醉不还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场面的珍视和享受,以及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承恩"二字,意味着诗人韦元旦对唐玄宗赐宴的感谢,同时也透露了一种不愿离开这般欢乐时光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活动的叙述,不仅展现了盛唐时期的奢华与繁荣,也体现了诗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积极参与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韦元旦
朝代:唐

韦元旦,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补东阿尉,迁左台监察御史。与张易之为姻属。易之败,贬感义尉。后复进用,终中书舍人。
猜你喜欢

仙佛之孝十首·其二老子

子之于父母,毋以有其身。

老子玄虚祖,谆谆此语人。

(0)

次韵呈胡侍郎邦衡

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

石经犹有中郎蔡,金匮曾誇太史谈。

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海北到天南。

诸生考古头浑白,禹穴何时更许探。

(0)

代陈季若上张帅·其二

峨峨双阙昼烟横,玉箓金箱记姓名。

况有曲江家旧渚,小虹桥外柳花轻。

(0)

虎溪二首·其一

山阔青连海,溪长绿绕城。

规模唐故郡,弦诵鲁诸生。

(0)

讲学红泉不著书,只将心学授生徒。

(0)

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

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驿辞濑口初逢菊,界入潮州定折梅。

莫怪襄阳负韩约,芸香又好赐环催。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