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小孤山》
《登小孤山》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二十年前曾过此,今朝重上小孤山。

九霄旭日清光近,万里秋风爽气寒。

南纪诸峰连地脉,东流众水会天关。

江山不尽登临兴,望阙思亲正倚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登小孤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二十年后再次登临小孤山的感慨与所见之景。

首联“二十年前曾过此,今朝重上小孤山”,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地重游的欣喜之情。二十年前的回忆与眼前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既勾起了往昔的记忆,也预示着新的旅程和体验。

颔联“九霄旭日清光近,万里秋风爽气寒”描绘了小孤山上日出时分的景象。九霄之上,旭日初升,清光近照,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同时,万里秋风带来了一丝凉意,爽气中透露出季节的变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颈联“南纪诸峰连地脉,东流众水会天关”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小孤山置于更广阔的地理背景之中。南边的群峰与大地相连,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东流的江河汇聚于天关,寓意着万物归一、天地相通的哲学思考。

尾联“江山不尽登临兴,望阙思亲正倚阑”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无限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登高远眺之际,诗人的心绪随着景色的变化而起伏,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上高别傅侍御

蹙蹙别乌台,徐徐棹未开。

归情终似噎,病骨易为菑。

山水闻嘉郡,追培负夙怀。

东风幸予助,吹送吉州来。

(0)

喜晴

雨旸时其施,皆足慰阿侬。

檐鹊噪新曝,廷槐交远风。

木焚家启酿,弦奏市喧僮。

肉食嗟何力,冥孚戴舜衷。

(0)

吊李一清

旁游得佳侣,秋色湛冰壶。

大地高名在,寸心遗憾无。

渊澄珠竟陨,宇旷月同孤。

点点江头泪,频挥暗绿芜。

(0)

送卢备倭英之东广

列巘包南戒,雄材出上关。

剑劘鹑尾暗,旗闪虎牙闲。

地尽夷通夏,天低水荡山。

烝黎有遗患,凭仗一开颜。

(0)

读窦巩老将吟有感

结发事行陈,戈鋋自成家。

黠胡识旗帜,战马惯风沙。

猷壮千山震,心劳两鬓华。

儿曹未更战,唾掌说周遮。

(0)

九日雨色·其二

烟云供惨澹,霜露觉萧森。

篱菊知饶笑,秋山一片心。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