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郡谯偶见姜应明司马醉归》
《登郡谯偶见姜应明司马醉归》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苍然莫色映楼台,江市游人夜未回。

何处酒仙无一事,肩舆鼾睡过桥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jùnqiáoǒujiànjiāngyìngmíngzuìguī
sòng / zhé

cāngrányìnglóutáijiāngshìyóurénwèihuí

chùjiǔxiānshìjiānhānshuìguòqiáolái

翻译
暮色苍茫映照着楼阁与市井,夜晚的江边游人仍未归。
在何处能寻得那无忧无虑的酒仙,他乘着轿子沉睡着过了桥头?
注释
苍然:形容暮色深沉、暗淡。
莫色:傍晚时分的昏暗不明色彩。
楼台:楼阁和平台,代指城市中的建筑。
江市:江边的城市或市场。
游人:在外游玩的人。
酒仙:嗜酒如命、逍遥自在的人。
肩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小轿。
鼾睡:熟睡发出鼾声。
过桥来:走过桥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静谧画面。"苍然莫色映楼台",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暮色苍茫,月光洒在楼阁之上,营造出一种沉寂而深远的氛围。"江市游人夜未回"进一步点出时间已晚,但游人仍未尽兴,尚未归家。

诗人笔锋一转,引出了主角——"何处酒仙无一事",这里的"酒仙"形象暗示了主人公可能是位好饮之人,他似乎无所事事,悠然自得。"肩舆鼾睡过桥来"描绘出这位醉酒之人乘着肩舆(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车)过桥的情景,酣睡中的他显得无忧无虑,与周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姜应明司马醉归这一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琐事的超脱,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清冷之感。苏辙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见那深夜归途中的醉人景象。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寄元龄弟五首·其三

俯仰之间又一年,即看科诏下天边。

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二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0)

同李签判山行午饭野店檐外群蜂翂翂因成绝句

脱略人间势利场,来寻泉石共徜徉。

饭馀小立茅檐外,试问群蜂有底忙。

(0)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其三

幸有平生古战场,不妨高卧到羲皇。

一朝冀北空凡马,须信骅骝道路长。

(0)

道场山劝农

粤在千峰顶,重来二月天。

雨红晴尚湿,波碧远相连。

旌旆行云里,楼台落照边。

一犁农事起,胡不早归田。

(0)

秋怀·其二

结发从来数亦奇,人言猿臂不遭时。

诗成杜曲何多兴,赋旧兰台只浪悲。

松菊不关年少事,冰霜曾与岁寒期。

君看昨日凉风起,瓜上青蝇岂待麾。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