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游边》
《送人游边》全文
唐 / 李昌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愁指萧关外,风沙入远程。

马行初有迹,雨落竟无声。

地理全归汉,天威不在兵。

西京逢故老,暗喜复时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yóubiān
táng / chāng

chóuzhǐxiāoguānwàifēngshāyuǎnchéng
xíngchūyǒuluòjìngshēng

quánguīhàntiānwēizàibīng
西jīngfénglǎoànshípíng

注释
愁:忧虑。
萧关:古代边关名。
风沙:形容恶劣天气。
远程:远方。
马行:马匹行走。
迹:痕迹。
雨落:下雨。
无声:没有声音。
地理:地理位置。
全归:全部归属。
汉:汉朝。
天威:天子的威严。
西京:古代对长安的称呼。
故老:年老的人,这里指老朋友。
暗喜:内心欢喜但不形于色。
复时平:重新恢复了和平时期。
翻译
忧虑的目光投向遥远的萧关外,风沙弥漫着漫长的路程。
马蹄刚刚留下痕迹,雨滴却悄然无声地落下。
地图上的疆域已全部归属汉朝,天子的威严并不依赖于武力。
在西京遇见了年迈的老友,心中暗暗欣喜,因为时局再次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和军事行动后的宁静场面。开篇“愁指萧关外,风沙入远程”表达了对远方边关的忧虑,风沙弥漫,气氛沉重。紧接着,“马行初有迹,雨落竟无声”则描写了一种静谧,马蹄初留痕迹,但随即被雨水洗净,显得异常寂静。

第三句“地理全归汉,天威不在兵”表明疆土已尽归于汉族统治,不再有战争的动乱。最后两句“西京逢故老,暗喜复时平”则写诗人在长安遇见旧友,在和平时光中感到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边塞地区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诗人对于和平年代的欣慰之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集景象描写与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昌符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
猜你喜欢

韬光庵

唐木犹存腹半空,苍崖苔是旧时封。

云随十乘归伊洛,月照年年湖上峰。

(0)

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相请赞·其一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两重虚假,一对眼睛。

不近人情处,是句也刬,非句也刬。

一味拍盲时,逼犬透墙,證龟成鳖。

如斯杜撰,岂堪人师。

谁知千里同风句,却有乐山居士知。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

翳尽还明极,家乡万八千。

悬崖重撒手,古剑髑髅前。

(0)

在庵

世间几见劫灰飞,老屋依前对落晖。

四大部洲都遍历,到头还向此中归。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一

老瞿昙,眼孔小。

一星半星容不得,说迷说悟何时了。

衲僧分上那有许多般,雪晴海阔千峰晓。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九

秧入土,麦上场。丰年已兆,比屋盈仓。

饥来吃饭,热来乘凉。东倒西擂,随缘遇方。

更无馀事可商量,夜来却被子规啼断肠。

因甚如此,阎罗老子要饭钱。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