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木犹存腹半空,苍崖苔是旧时封。
云随十乘归伊洛,月照年年湖上峰。
唐木犹存腹半空,苍崖苔是旧时封。
云随十乘归伊洛,月照年年湖上峰。
这首诗名为《韬光庵》,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智朋。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古老的唐木虽然只剩一半,但仍屹立在苍翠的山崖旁,其腹中空洞,仿佛见证了时光的流转。苔藓覆盖的崖壁,仿佛被岁月封印,显示出一种沧桑之美。夜晚,云彩伴随着十乘(可能指僧侣的队伍)回归伊水和洛水之间,月光洒在湖面上,年复一年地照亮着峰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痕迹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禅意氛围。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此情终古难死。
齐眉偕老愿,又谁料、槁砧已矣。
忆结发恩深,泪痕如洗。应无悔。
黄泉碧落,追寻两地。日暮。
啼煞杜鹃,早芳魂一缕,随即归去。
璇闺完大节,女贞花、留芬彤史。坤维正气。
似古井澄清,波澜不起。歌楚些。
冢间松柏,定生连理。
意绪恹恹,无可奈、昼长人困。
镇日里、春阴黯澹,空庭悄静。
嫩绿如茵铺鲜砌,落红成阵迷芳径。
知连朝、细雨酿春寒。清明近。花易谢,春将尽。
人易老,时偏迅。惹闲情万种,工愁善病。
人面东风空结想,年华流水都成恨。
古今来、薄命属红艳,真堪信。
嫦娥爱客。怕素月一天,人眷乡国。
何处琼楼玉宇,露华空白。
八荒都入西风里,说良宵、阴晴共色。
蛰虫千足,雄虺九首,去年天窄。渡浩劫,辽空四碧。
又桂香成海,今夕何夕。花好月圆人健,此情谁觅。
悠悠独秀峰头路,泛花潭、先办蓑笠。
所思何限,燕山吴水,旧交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