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思转无梦,未息又生心。
人定警微响,灯昏浮半阴。
夜色度疏幌,凉风传密林。
散发出高阁,横琴怀古音。
倦思转无梦,未息又生心。
人定警微响,灯昏浮半阴。
夜色度疏幌,凉风传密林。
散发出高阁,横琴怀古音。
这首诗《夜坐》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描绘了深夜独坐的静谧与思绪万千的情景。
首联“倦思转无梦,未息又生心”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疲惫与内心的纷扰。疲倦至极,连梦都难以入眠,而心灵却在不经意间再次被唤醒,展现出一种难以摆脱的思绪缠绕。
颔联“人定警微响,灯昏浮半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人定时刻,万籁俱寂,即便是轻微的声音也足以引起注意;昏黄的灯光下,四周似乎弥漫着半透明的阴暗,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
颈联“夜色度疏幌,凉风传密林”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夜色笼罩着稀疏的窗帘,凉风吹过,仿佛带走了密林深处的静谧与凉意,增加了环境的动态感和空间的层次感。
尾联“散发出高阁,横琴怀古音”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高阁之上,披散着长发,横置古琴,弹奏起悠远的古曲,以此来寄托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暗示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夜独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历史的深深眷恋。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充分展示了汪中作为清代文人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