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鸬鹚石》
《鸬鹚石》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望望鸬鹚似,双飞直至今。

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

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

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鸬鹚石的形象与寓意,以鸬鹚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望望鸬鹚似”,开篇即以鸬鹚为引子,仿佛在远处眺望,捕捉到那熟悉的身影,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生物的亲切感。接下来,“双飞直至今”则描绘了鸬鹚成双成对飞翔的场景,时间的流逝似乎并未改变它们的习性,传达出一种永恒与和谐之美。

“细微元地胏,浮定总波心。”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鸬鹚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在水面的浮动与稳定,都与波心紧密相连,暗示着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势得三江险,根应百丈深。”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鸬鹚所处的环境描绘得更为壮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险峻,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强大与深远。通过“三江”与“百丈深”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力量的宏伟。

最后,“不须过滟滪,舟楫已沉吟。”这句话以鸬鹚石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它不仅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险境时的谨慎与敬畏,也暗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深深思考。通过“舟楫沉吟”,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思,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鸬鹚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二赋得作霖灵石

青天秀出神仙窟,帝遣巨灵擘山骨。

嶙峋陡立万仞馀,隐映云霄倚天日。

有时变化含风雷,从龙一洒春霖开。

泽尽苍生谢天子,乘风万里归蓬莱。

(0)

秋怀

倦游曾忆马相如,归卧云林叹索居。

满目风尘空短剑,闭门岁月有残书。

秋高野水莲衣冷,霜落空堂木叶疏。

献赋不妨犹未遇,且将吾道狎樵渔。

(0)

雁字·其四

何事临池仿古踪,且看天上度雍雍。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

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

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

(0)

演武亭秋闱较射

卸却缝衣拂战裙,天山三箭可谁群。

眼空百步穿杨叶,巧弋双雕落阵云。

投笔每怀班定远,请缨长忆汉终军。

丈夫夙抱鹰扬志,伫勒燕然纪窦勋。

(0)

路出黄梅荷香十里因赋

芰荷缭绕碧池傍,客路如披楚泽裳。

仿佛汉宫迷粉黛,依稀秦沼斗鸳鸯。

和烟浥露千茎发,照水含霞一样妆。

寄语若耶溪畔女,閒情须向此搴芳。

(0)

旧鹤还巢

一去琼台梦几春,风光还记此溪滨。

白云高树黄花主,明月孤舟赤壁人。

十顷湖田秋啄足,一声江笛晓归频。

静求深养丹砂顶,莫放茶烟破睡魂。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