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字·其四》
《雁字·其四》全文
明 / 陈大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何事临池仿古踪,且看天上度雍雍。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

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

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

(0)
鉴赏

这首诗《雁字(其四)》由明代诗人陈大纶所作,通过描绘雁群在天空中的飞行轨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何事临池仿古踪”,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诗人站在池边,思考着历史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了他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探索。接着,“且看天上度雍雍”一句,将视线转向天空,用“度雍雍”生动地描绘了雁群有序飞行的壮观景象,展现出雁群飞行时的和谐与秩序之美。

“分题蓟北来千里,住笔衡阳第几峰”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北方的蓟北到南方的衡阳,雁群跨越千里的旅程,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与归途的思考。这里“第几峰”既是对具体地点的模糊化处理,也象征着雁群飞行路线上的无数个可能和不确定性。

“势似风威欹复断,痕随天色淡而浓”描绘了雁群飞行时留下的痕迹,既有力量感(“势似风威”),又有变化性(“欹复断”),同时这些痕迹还随着天空颜色的变化而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彩,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和谐统一。

最后,“奇书一种无人识,远寄深情不在封”表达了诗人对雁字这一独特自然现象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情感表达方式的反思。这里的“奇书”指的是雁字,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语言,虽然无人能解,却能够跨越时空,传达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传递超越了文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旅程、情感交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陈大纶
朝代:明

陈大纶,顺德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官南雄府教授。事见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六。
猜你喜欢

荅杨少傅四首·其二

关西渺灵源,七闽启来裔。

迢迢白鹤山,千载钟灵异。

阴德谅斯征,英贤出名世。

乘时偶兴运,秉翰典中秘。

超遥三十年,实与风云际。

宥密赞化工,中外仰经济。

垂休暨后昆,清白永无替。

(0)

述古·其七

闳辩谈天衍,文具雕龙奭。

公孙持坚白,李悝尽地力。

荀卿独老师,着论推儒墨。

纷纷溷浊世,龙虎互吞食。

大道隐不遂,居然心恻恻。

金骨岂易销,奈此众口蚀。

向使无春申,焉能免匍匐。

汨汨数万言,性恶殊道德。

遂令上蔡儿,西游为鬼蜮。

寄语昌黎生,匪惟不精择。

(0)

种竹·其四

节操坚贞耐岁寒,客窗相对结清欢。

夜深风起珊然响,犹复萧疏入梦看。

(0)

写竹送张思安佥宪陕西

雪满关山路不分,绣衣骢马出都门。

此君岂独风霜操,到处应推雨露恩。

(0)

为刘孟功写双竹

笋已成竿照眼青,两郎深慰若翁情。

谁言玉谢阶庭下,玉树芝兰独擅名。

(0)

写竹赠李大理汝成

忆昔曾同客帝畿,十年游宦子先归。

可怜慈母堂前竹,无复清阴映綵衣。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