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景惊催,新符乍换,时光去也堂堂。
屏摇翠柏,湘帘日映山房。
昨宵今日人如旧,宜春彩笔署回廊。
难驱遣、流年暗数,何限沧桑。伊人天各一方。
只此心两地,与日俱长。
诗成无语,依稀想像总荒唐。
小立东风春又到,离人不改是愁肠。
更相看,梅花清瘦,做尽凄凉。
淑景惊催,新符乍换,时光去也堂堂。
屏摇翠柏,湘帘日映山房。
昨宵今日人如旧,宜春彩笔署回廊。
难驱遣、流年暗数,何限沧桑。伊人天各一方。
只此心两地,与日俱长。
诗成无语,依稀想像总荒唐。
小立东风春又到,离人不改是愁肠。
更相看,梅花清瘦,做尽凄凉。
这首《高阳台·元日》由清代诗人冒禹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淑景惊催,新符乍换”,以春天的美景和新年交替的场景起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屏摇翠柏,湘帘日映山房”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翠柏摇曳,阳光透过湘帘洒在山房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昨宵今日人如旧,宜春彩笔署回廊”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尽管人事依旧,但时光的流逝却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难驱遣、流年暗数,何限沧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感叹世事变迁之大。
“伊人天各一方。只此心两地,与日俱长”这一段,诗人将情感聚焦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上,虽然两人相隔遥远,但彼此的心却始终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感只会越来越深。
“诗成无语,依稀想像总荒唐”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矛盾,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言表,只能在想象中寻求慰藉,但这种慰藉往往显得虚幻而不切实际。
“小立东风春又到,离人不改是愁肠”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在春风之中,虽然季节更替,但心中的愁绪却未曾改变,这愁肠仿佛成了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痛。
最后,“更相看,梅花清瘦,做尽凄凉”以梅花的形象收尾,梅花的清瘦与凄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寓意着即使在最寒冷的冬日,生命依然坚韧不屈,展现出一种坚韧而悲壮的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九皋鸣鹤声闻野,翠弓有矢不虚舍。
先生抱负两相似,莫笑狂歌为君写。
昔年医俗绕亭多种竹,十载干戈少存者。
故基神护尚遗竹,兔葵燕麦相萦惹。
先生今日重构亭,移花养竹归来也。
俊游清赏尽佳辰,何有天聋并地哑。
鸥鹭群,农桑社。淇水渡上东崖下。
阶前笋箨添数竿,阑外柳丝生一把。
凤笺粉褪笔锋粘,燕巢泥落琴弦打。
醒梦茶香煮石乳,养生汤好倾般若。
雪三尺,霜万瓦。
先生此时都不知,剧饮豪吟集文雅。
胸臆不拘拘,情思常洒洒。
愧我结金兰,膺门得者寡。
凤雏昨日送佳什,词源倒峡琼瑰泻。
君不闻戴昌窃听潘京谈,惟才不可假。
《再用前韵寄东崖霍元方》【明·宋讷】九皋鸣鹤声闻野,翠弓有矢不虚舍。先生抱负两相似,莫笑狂歌为君写。昔年医俗绕亭多种竹,十载干戈少存者。故基神护尚遗竹,兔葵燕麦相萦惹。先生今日重构亭,移花养竹归来也。俊游清赏尽佳辰,何有天聋并地哑。鸥鹭群,农桑社。淇水渡上东崖下。阶前笋箨添数竿,阑外柳丝生一把。凤笺粉褪笔锋粘,燕巢泥落琴弦打。醒梦茶香煮石乳,养生汤好倾般若。雪三尺,霜万瓦。先生此时都不知,剧饮豪吟集文雅。胸臆不拘拘,情思常洒洒。愧我结金兰,膺门得者寡。凤雏昨日送佳什,词源倒峡琼瑰泻。君不闻戴昌窃听潘京谈,惟才不可假。
https://shici.929r.com/shici/br4flRYyG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