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古·其七》
《述古·其七》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闳辩谈天衍,文具雕龙奭。

公孙持坚白,李悝尽地力。

荀卿独老师,着论推儒墨。

纷纷溷浊世,龙虎互吞食。

大道隐不遂,居然心恻恻。

金骨岂易销,奈此众口蚀。

向使无春申,焉能免匍匐。

汨汨数万言,性恶殊道德。

遂令上蔡儿,西游为鬼蜮。

寄语昌黎生,匪惟不精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的《述古(其七)》。诗中以宏辩之才,探讨了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与学术,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感知。

首句“闳辩谈天衍,文具雕龙奭”,开篇即展示了古代学者博大精深的辩论技巧和文字功底,如同雕龙般精细,令人叹为观止。接下来,“公孙持坚白,李悝尽地力”两句,分别提到了公孙龙的“坚白论”和李悝的农耕理论,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的深入思考。

“荀卿独老师,着论推儒墨”一句,赞扬了荀子在儒家和墨家之间的独特地位,通过著书立说推动了两种学派的发展。随后,“纷纷溷浊世,龙虎互吞食”描绘了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各种力量相互竞争,比喻为龙虎争斗,形象生动。

“大道隐不遂,居然心恻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即使追求的大道难以实现,内心仍充满悲悯之情。“金骨岂易销,奈此众口蚀”则揭示了言论的力量,即使是坚硬如金骨,也难以抵挡众口铄金的侵蚀。

“向使无春申,焉能免匍匐”借春申君的故事,强调了权势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即使有才能如春申君,也可能因权势而屈身。“汨汨数万言,性恶殊道德”指出,尽管言辞滔滔不绝,但人性的恶与道德的差异仍然存在,难以完全消除。

最后,“遂令上蔡儿,西游为鬼蜮”以楚国上蔡的典故,讽刺了某些人为了权势或利益,不惜背井离乡,甚至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寄语昌黎生,匪惟不精择”则是对韩愈的引用,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社会时,不应仅凭一己之见行事,而应审慎选择,避免陷入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思想家和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性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闻车驾幸秘府二首·其二

春旗簇仗石渠边,东壁分明帝座前。

八品微官恩有地,七年通籍愿瞻天。

心驰魏阙何时到,身滞周南祗自怜。

遥想道山云集处,几多光宠被群贤。

(0)

题李伯时三教图卷·其一

祖师西来,亿劫谁伍。眷焉摩尼,烛此下土。

沧海津梁,脱离幽苦,至哉流宗,以振聋瞽。

(0)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一

佛所印可,大阿阇黎。隐几合爪,泊然无为。

恳请何人,投地作礼。不起于坐,应供千里。

(0)

刘仲高提刑见示喜雨佳作次韵和之奉呈全真安抚资政

精祷龙渊默感通,寸诚端可格苍穹。

驱除旱暵千峰翠,洒濯焦枯百谷丰。

可喜盍亲尊酒渌,成霖未放海云红。

清凉更觉山川胜,闭户空惭学寓公。

(0)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三

枝头数点雪初残,折置冰壶分外寒。

烟蕊轻盈未全拆,国香暗淡已欺兰。

(0)

送季言弟还锡山省先垄四首·其一

四年谪去远桑梓,万里归来纷甲兵。

却恨此身方抱病,扫坟不与汝同行。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