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伯时三教图卷·其一》
《题李伯时三教图卷·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四言诗  押[麌]韵

祖师西来,亿劫谁伍。眷焉摩尼,烛此下土。

沧海津梁,脱离幽苦,至哉流宗,以振聋瞽。

(0)
鉴赏

这首诗《题李伯时三教图卷(其一)》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祖师西来”的描述,展现了佛教东传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赞美与敬仰。

“祖师西来,亿劫谁伍”,开篇即以“祖师”指代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及后来的历代高僧大德,他们跨越亿劫,穿越时空,将佛法传播到东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智慧遗产。“亿劫谁伍”则强调了这些祖师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无人能与其并肩。

“眷焉摩尼,烛此下土”,“摩尼”在这里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之光,如同摩尼宝珠般璀璨夺目,照亮了人间的黑暗。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佛教思想如何在世间传播,为人们指引方向,带来光明与希望。

“沧海津梁,脱离幽苦”,“沧海津梁”比喻佛教如同渡过大海的桥梁,帮助众生摆脱苦难,走出心灵的深渊。“脱离幽苦”则直接表达了佛教对于解除人类痛苦、引导人们走向解脱的积极作用。

“至哉流宗,以振聋瞽”,“至哉流宗”赞美佛教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承,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够唤醒沉睡的心灵,消除人们的无知与迷茫。“振聋瞽”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对于启迪人心、开启智慧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个人心灵成长的积极影响,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五南郊降神奏高安之曲

爰卜吉土,在国之阳。
肆类于帝,锡羡无疆。
备物致享,嘉生阜昌。
纯嘏昭答,长发其祥。

(0)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宫宿斋书事之什

太乙祠宫肃,斋居薦至诚。
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
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
仙驭排云下,空歌绕殿声。
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

(0)

閤门钱舍人知全州

家传吴越贤王后,郡压潇湘最上游。
三殿從来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
蝉吟高柳隋堤暮,水涨平湖楚泽秋。
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輈。
山川徧歷骚人地,宵旰遐分圣主忧。
应向桑郊停五马,青春太守本风流。

(0)

李迁凭昭迪使淝土

书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
衣缨黄阁相君后,门巷青春学士学。
驿路新袍欺草色,公筵大白醉榴花。
谢庭兰玉多才思,休瀚裁诗对客夸。

(0)

僕射李相公宅观花烛

孙阁相君和鼎贵,秦楼爱婿坦牀贤。
东方千骑还居上,南极三星正在天。
路入桃源花烂熳,桥横银汉水漪涟。
乘龙择对真无比,月桂宫中第一仙。

(0)

十六兄赴韶州從事

魏帝台边拂战尘,初平山畔彩衣新。
又攀高柳隋堤暮,却寄寒梅庾岭春。
韶石间寻张乐地,曹溪首访司空人,男儿平昔四方志,莫厌区区走双轮。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