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
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
病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
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
病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两句,设定了一个壮观的自然画面:旭日(即东方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高耸的山峦之上,而秋季的大海则展现出其广阔与深邃。紧接着,“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进一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其中“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或其他秋季开花的植物,而“罗粔籹”和“绛实簇茱萸”则形容这些花朵繁盛、密集的状态。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完全沉浸于这美丽的景色之中。下两句“我久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流露出一种哀愁与孤独的情绪。“病久”表明诗人长期患病,“欢情薄”则显示出他在病中对往日欢乐时光的回忆越来越淡薄。同时,由于远离家乡,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作为旅客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我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透露出一种放弃与渴望返家的情怀。“我无心同落帽”可能是指不愿意再跟随世俗的流行趋势,而“天际望归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眺望和对返回家园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在自然美景中无法掩饰的孤独与怀念之情。
里巷参差一水间,水边相失复三年。
旧题想见风规好,清隐传闻志尚贤。
道路尚能谈旧事,林泉宁复挂尘缘。
迟回禄仕予真怯,不独无君郭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