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两渡河,半载八千里。
娇女病在怀,弃之于垂死。
呼我不绝声,恍惚犹在耳。
行路为酸鼻,而我何堪此。
死别无戚颜,今羡食肉鄙。
君子重绝物,岂不察心里。
忆昔两渡河,半载八千里。
娇女病在怀,弃之于垂死。
呼我不绝声,恍惚犹在耳。
行路为酸鼻,而我何堪此。
死别无戚颜,今羡食肉鄙。
君子重绝物,岂不察心里。
这首清代诗人仝轨的《正月晦日作(其三)》描绘了诗人回忆起过去两次长途跋涉的经历,其中一次因女儿病重,不得不忍痛放弃,那凄厉的呼唤至今仍萦绕耳边,令他心如刀割。行路时想起此事,都让鼻子发酸,诗人感叹自己难以承受这样的离别之痛。他表达出对生者无情抛弃病弱亲人的鄙视,同时也揭示了君子对于生命尊严的重视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怀念和对生死伦理的思考。
一犁春雨盈田畴,村南村北啼钩辀。
阳和入土土脉润,谷种已见舒银钩。
朝来雨晴天气燠,大牛小牛泥满腹。
蚊䖟乱集龙贝疏,驱牛且向前溪浴。
浴罢起来勤著鞭,趁暖且耕山后田。
山泉易涸时易过,莳秧肯让他人先。
阿翁老倦扶不起,阿婆日旰未梳洗。
鸢鱼向人如道饥,飞来啄尽盆中米。
妇且炊,儿莫啼,蠲租有诏矜黔黎。
五月不须粜新谷,酒压珍珠饭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