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真宜晚,霜寒色转鲜。
栽培元得地,服食拟登仙。
丹粉休论色,笙歌别有天。
杜陵憔悴客,相伴草堂前。
黄菊真宜晚,霜寒色转鲜。
栽培元得地,服食拟登仙。
丹粉休论色,笙歌别有天。
杜陵憔悴客,相伴草堂前。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对菊十首和鲁南(其十)》描绘了菊花在深秋霜寒中的独特风姿。"黄菊真宜晚"赞美菊花在秋季盛开,晚开更显其坚韧与高洁。"霜寒色转鲜"进一步描绘菊花在严寒中颜色更加鲜明,生命力顽强。"栽培元得地"暗示菊花生长得宜,顺应自然,显示出其内在的和谐与智慧。"服食拟登仙"借菊花的药用价值,寓意品饮菊花茶能带来超凡的体验。
"丹粉休论色"强调菊花的内在美,而非外在的艳丽色彩,暗示其淡泊名利的品质。"笙歌别有天"则以音乐和欢庆的氛围,烘托出菊花带来的宁静与超脱。最后,诗人以"杜陵憔悴客,相伴草堂前"作结,表达了自己如杜甫般落魄的境遇,但仍有菊花为伴,流露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菊花寓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闰正月过二月来,溧阳溪头花乱开。
浓云急雨荐雷电,不待羯鼓花奴催。
江南天气全然别,昨夜清寒今日热。
东风忽转西北风,吹作霏霏一天雪。
艳桃秾李睡海棠,颜色顿减仍减香。
燕莺羞涩未出谷,惟见野水生浑黄。
昼夜交流已登岸,丘麦畦蔬根浸烂。
州官忧水复忧民,明日祈晴泰清观。
三载金渊入幕宾,转当繁剧转精神。
高堂多有承颜乐,巨室都无切齿人。
此日吏民争卧辙,他时事业继埋轮。
语儿溪上沧浪水,有约征衣共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