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四十一首·其五》
《拟古四十一首·其五》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古风

四时一何神,变化不可测。

阴阳既交代,星辰递罗列。

孰其主宰之,终古不差忒。

圣人秉明灵,动息有贞则。

吾慕鲁中叟,矢心以学易。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拟古四十一首(其五)》。诗中探讨了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与宇宙星辰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四时一何神,变化不可测”,开篇即表达了对四季变换的神秘感和不可预测性的感慨。接着,“阴阳既交代,星辰递罗列”描绘了自然界中阴阳交替、星辰有序排列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性。

“孰其主宰之,终古不差忒”一句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谁是这一切变化的主宰?答案是“圣人秉明灵,动息有贞则”,意味着圣人通过智慧和道德准则来理解并顺应自然规律,他们的行为举止都遵循着不变的原则。

最后,“吾慕鲁中叟,矢心以学易”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鲁中叟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决心学习《周易》,以求深入理解宇宙万物变化之道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圣人智慧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康郎山功臣庙歌

红罗真人起滁濠,天弧堕地扬旌旄。

龙蟠虎踞定南国,削平僣乱如吹毛。

上游楚气氛颇恶,奋臂怒比螳螂骄。

江汉窃据意未定,骑鹿欲向南山遨。

南昌坚城铁作瓮,撼山有力空为劳。

金陵援师来,飒飒乘风飙。

谋臣猛将谈《六韬》,从以仙人周颠左右舟中翱。

贼徒返旆出彭蠡,扼吭不得通江潮。

罪贯不盈势不灭,介恃战舰匡庐高。

鲸鲵小捷遽得意,纪信出诈汉王跳。

遂令三十六将同战死,庙貌留祀康出椒。

中山一人丁普郎,齐云捩舵如鱼舠。

韩成居左同列坐,半褰赴水赭黄袍。

其余面骍面涂炭,冒突烽焰头毛焦。

别有三五少年白面带微笑,甲胄踊跃轻波涛。

岂是鸱夷生去日,塑工肖得穷秋毫。

定应贼颅贯矢后,英灵舞抃隐约来林皋。

惜哉张定边,尔亦男儿曹。

天完逆将眼不择,犹奉余孽奔危巢。

奇材剑客误荆楚,百万齐作蹠犬嗥。

髑髅铺满大湖底,阴夜馁哭声号咷。

宁知此庙三百年,春秋伐鼓牛羊牢。

古槐郁郁崇封褒,曾护真主驱鸱鸮。

枯株断蘖犹敬惜,过客竞奠香牲醪。

呜呼树木尚如此,英雄可不慎所遭。

湖波浩淼风萧骚,庙中木主永勿祧。

金匮石室之史傥遗漏,不妨搜讨姓氏镌刻蟠龙鳌。

(0)

宜亭

不知秋远近,水色涨平芜。

晒岸多渔网,浮舟半竹庐。

桥欹眠折苇,槛倒坐间凫。

落日宜亭上,寥寥吾辈俱。

(0)

九莲

屐齿摩天鸟道平,下方无际转心惊。

古岩日背长凝雪,深坞春迟偶听莺。

云返危峰千树暗,石沈绝涧万山鸣。

访奇侧下悬崖坐,贪看飞泉不肯行。

(0)

黄海歌

我所居兮在海滨,未登高丘望远海。

行入深山尽是山,银台金阙瞻安在?

昨投汤院雨翻盆,电激雷轰众壑奔。

兹山雨后当铺海,旋因观海登天门。

天门削成去天尺,历尽危梯上绝壁。

弥勒龛中一宿留,晓起白云千里积。

非烟非雾铺虚空,时为车盖时为龙。

诸峰没趾渐及顶,初由肤寸弥寰中。

天吴仿佛舞其下,万里无际连苍穹。

是时罡风吹蓬蓬,听如击鼓冯夷宫。

更疑射蛟海水赤,一轮照曜扶桑东。

须臾解駮浪纹静,玉池开放千芙蓉。

人间万事皆桑田,惟斯亘古无变迁。

尘寰局蹐真可怜,胡弗蹈海如鲁连。

三山驱走置眼前,对之欲往心悠然。

长愿采药山中眠,朝朝来往蓬莱巅。

帝乡未遂平生志,从此浮槎天汉边。

(0)

乙卯春题书雪堂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放小儿拳。

试寻野菜和香饭,便是黄州二月天。

(0)

八月十八日观潮

头白灯明急管催,高楼晴槛倚江开。

潮声夜静千帆转,断岸风回万马来。

吴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独登台。

九秋萧瑟谁堪赋,滚滚词人庾信哀。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