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治安策,通达如贾谊。
汲黯不留内,似非朝廷美。
得非萧望之,政事要详试。
两州已有声,刺史还连帅。
当年治安策,通达如贾谊。
汲黯不留内,似非朝廷美。
得非萧望之,政事要详试。
两州已有声,刺史还连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中的第一首。赵蕃以历史人物为典故,表达了对赵叔此去福州任职的期许和建议。他将赵叔比作西汉时期的才子贾谊,暗示赵叔具有通达的智慧和策略。接着提到汲黯的例子,暗示赵叔应保持刚直不阿的品性,但又不必过于拘泥于内廷事务,这可能不是朝廷的最佳选择。
诗人认为赵叔更像萧望之,一个注重政事细节且能全面考核的人。他在两州已经有了良好的名声,现在从刺史晋升为帅,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期望。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映射,寄寓了对赵叔的鼓励和对他的未来仕途的期待。
凝凝白云,在江之浦。江水则清,江水则紫。
有鸟于飞,磨云毛羽。云斯归处,鸟斯归处。
戢翎戢翎,在江之浒。簸云簸云,戢翎谁语。
凝凝白云,巴山之峰。巴山有菊,巴山有松。
云浥菊英,云蒙松龙。采菊采菊,采松采松。
乐只无厌,惟巴山翁。凝凝白云,长风吹之。
白云孤飞,鹤翎批之。白云九千仞,鹤翎九千仞。
白云九万里,鹤翎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