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凝白云,在江之浦。江水则清,江水则紫。
有鸟于飞,磨云毛羽。云斯归处,鸟斯归处。
戢翎戢翎,在江之浒。簸云簸云,戢翎谁语。
凝凝白云,巴山之峰。巴山有菊,巴山有松。
云浥菊英,云蒙松龙。采菊采菊,采松采松。
乐只无厌,惟巴山翁。凝凝白云,长风吹之。
白云孤飞,鹤翎批之。白云九千仞,鹤翎九千仞。
白云九万里,鹤翎九万里。
凝凝白云,在江之浦。江水则清,江水则紫。
有鸟于飞,磨云毛羽。云斯归处,鸟斯归处。
戢翎戢翎,在江之浒。簸云簸云,戢翎谁语。
凝凝白云,巴山之峰。巴山有菊,巴山有松。
云浥菊英,云蒙松龙。采菊采菊,采松采松。
乐只无厌,惟巴山翁。凝凝白云,长风吹之。
白云孤飞,鹤翎批之。白云九千仞,鹤翎九千仞。
白云九万里,鹤翎九万里。
这首诗以“白云”为线索,描绘了白云在不同场景下的形态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将“白云”置于江边,通过“江水则清,江水则紫”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变化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只鸟在云中飞翔,云归鸟也归,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依相存的关系。
随后,诗人将视角转向巴山,描绘了山中的菊花与松树,云水滋润着花朵与树木,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采花采松,乐此不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最后,诗人借“白云”与“鹤翎”展开想象,将“白云”与“鹤翎”赋予了高远的意境,通过“九千仞”、“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何以寿君惟玉液,金茎缥缈高千尺。
又何寿君有沧溟,一杯豁若吸长鲸。
羡君意气任潇洒,知君非是龌龊者。
六月天南起大鹏,过都历块驱神马。
处世常怀出世心,高山流水少知音。
何时坐我春风席,为我一曲鸣瑶琴。
泾浊渭则清,举世昧其光。
昆丘烈燄起,玉石咸见殃。
骐骥避骀驽,鸱鸮逐凤皇。
萋菲一为吟,千载同嗟伤。
嗤嗤便佞子,多言巧如簧。
众庶皆有心,彼独何无良。
凡百我在位,谋虑用不臧。
诲淫者冶容,致盗由慢藏。
神龙宅九渊,玄豹处重冈。
蜂虿而窃乘,壮夫失其强。
大雅贵明哲,君子慎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