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屿沙空,星槎翠剪,耕龙罢种瑶草。
秋叶频翻,春丝细吐,寄与绣囊函小。
荷筒漫试,正一点、温黁相恼。
才近朱樱破处,堪怜蕙风初袅。娇寒战回料峭。
胜槟榔、为销残饱。旅枕半攲熏透,梦阑人悄。
几缕巫云尚在,溅唾袖、馀花未忘了。
唤剔春灯,暗萦醉抱。
瀛屿沙空,星槎翠剪,耕龙罢种瑶草。
秋叶频翻,春丝细吐,寄与绣囊函小。
荷筒漫试,正一点、温黁相恼。
才近朱樱破处,堪怜蕙风初袅。娇寒战回料峭。
胜槟榔、为销残饱。旅枕半攲熏透,梦阑人悄。
几缕巫云尚在,溅唾袖、馀花未忘了。
唤剔春灯,暗萦醉抱。
这首《天香》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
首先,“瀛屿沙空,星槎翠剪”,开篇即以壮丽的海岛景象引入,沙洲空旷,星槎点缀,仿佛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接着,“耕龙罢种瑶草”一句,将神话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中,赋予了画面以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某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秋叶频翻,春丝细吐”,四季更迭,自然轮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时间的流逝。接下来,“寄与绣囊函小”一句,通过寄物传情的手法,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绣囊中的小物承载着思念与牵挂。
“荷筒漫试,正一点、温黁相恼”,荷筒试饮,温黁(酒)的香气令人陶醉,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生活的雅致,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品味。紧接着,“才近朱樱破处,堪怜蕙风初袅”,朱樱初破,蕙风轻拂,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之初的温柔关怀。
“娇寒战回料峭,胜槟榔、为销残饱”,面对料峭的春寒,诗人以槟榔的甘甜来化解心中的疲惫与饥饿,这一对比,既体现了生活的智慧,也流露出对生活琐碎之美的欣赏。
最后,“旅枕半攲熏透,梦阑人悄”,旅途中,枕头半倚,香气弥漫,梦境渐散,人声寂寥,这一场景既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而“几缕巫云尚在,溅唾袖、馀花未忘了”,巫云缭绕,余花飘落,袖间残留的花香,象征着过往的美好记忆,虽已消逝,却永远留在心中。
“唤剔春灯,暗萦醉抱”,在昏黄的灯光下,诗人呼唤着温暖,内心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