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仙姝螺髻,拥晴翠,立中流。
看北固亭台,南徐壁坞,今古悠悠。
轻帆趁潮晓渡,倚松寥、高阁对清秋。
寂寞江山踞虎,苍茫田地浮鸥。扁舟。去还留。
临绝巘,俯沧洲。望东溟浩渺,鲸鲵蹴浪,海思云愁。
严疆更无戎索,任修罗、戈戟乱神州。
庾信暮年词笔,哀吟岂独江头。
耸仙姝螺髻,拥晴翠,立中流。
看北固亭台,南徐壁坞,今古悠悠。
轻帆趁潮晓渡,倚松寥、高阁对清秋。
寂寞江山踞虎,苍茫田地浮鸥。扁舟。去还留。
临绝巘,俯沧洲。望东溟浩渺,鲸鲵蹴浪,海思云愁。
严疆更无戎索,任修罗、戈戟乱神州。
庾信暮年词笔,哀吟岂独江头。
这首《木兰花慢·焦山登眺》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开篇“耸仙姝螺髻,拥晴翠,立中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焦山的秀美与挺拔,仿佛一位身着翠绿衣裳的仙女,屹立于波光粼粼的江水中。接下来,“看北固亭台,南徐壁坞,今古悠悠”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历史的长河,北固、南徐,这些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说的地名,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轻帆趁潮晓渡,倚松寥、高阁对清秋”描绘了一幅清晨渡江的画面,轻舟随潮水而行,松树与高阁在清冷的秋日里相映成趣,静谧而庄严。接着,“寂寞江山踞虎,苍茫田地浮鸥”则通过江山与鸥鸟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扁舟。去还留。临绝巘,俯沧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羁绊的思考,扁舟在山水间来去自如,既象征着追求自由的心境,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不确定性的感慨。最后,“望东溟浩渺,鲸鲵蹴浪,海思云愁”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海洋,鲸鱼跃浪,云雾缭绕,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引发了对远方与未知的遐想。
“严疆更无戎索,任修罗、戈戟乱神州”则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希望边境安宁,不再有战火纷飞的景象。最后,“庾信暮年词笔,哀吟岂独江头”引用庾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历史的哀叹与对未来的忧虑,与庾信晚年的情感共鸣。
整首词以焦山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感怀、个人情感与社会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枯桑昨夜生沧溟,风雨扰扰晦复晴。
功臣子孙半零落,惟公独克承家声。
金莲坐拥晚出院,儿童走卒俱知名。
天球河图不篆刻,金钟玉镛殊铿鍧。
汪汪万顷那可测,挠亦不浊澄不清。
古今事物贯胸次,乾坤风月皆性情。
迩来有幸亦再睹,使我鄙吝不复萌。
始知将相真有种,往往山岳钟英灵。
自怜片影虽伶仃,不愿恩叨一顾荣。
霏霏议论玉雪冰,但愿容我时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