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集贤全大学士》
《通集贤全大学士》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古风

枯桑昨夜生沧溟,风雨扰扰晦复晴。

功臣子孙半零落,惟公独克承家声。

金莲坐拥晚出院,儿童走卒俱知名。

天球河图不篆刻,金钟玉镛殊铿鍧。

汪汪万顷那可测,挠亦不浊澄不清。

古今事物贯胸次,乾坤风月皆性情。

迩来有幸亦再睹,使我鄙吝不复萌。

始知将相真有种,往往山岳钟英灵。

自怜片影虽伶仃,不愿恩叨一顾荣。

霏霏议论玉雪冰,但愿容我时来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首句“枯桑昨夜生沧溟”以枯桑新生比喻世事变迁,暗示了岁月流转。接下来,“风雨扰扰晦复晴”象征着政治风云变幻,而“功臣子孙半零落”则表达了对功勋家族衰落的感叹。

诗人接着赞扬某位全大学士,称其家族虽遭挫折,但他独树一帜,保持了家族的荣誉。“金莲坐拥晚出院”描绘了他的威望和名声,连儿童走卒都知晓。全诗赞美了这位大学士的学识和品德,如“天球河图不篆刻,金钟玉镛殊铿鍧”,意指他的智慧超越常人,声名显赫。

“汪汪万顷那可测,挠亦不浊澄不清”运用比喻,表达深沉的哲理,暗示世事复杂难测,但人心清澈。诗人感慨古今人事,认为这位大学士胸怀天下,性情宽广。“古今事物贯胸次,乾坤风月皆性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境遇平凡,但仍能从这位大学士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不再有卑微的想法。“霏霏议论玉雪冰”形容其言论高洁,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聆听。整首诗以赞颂大学士为引,寓含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自我砥砺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方园杂咏十二首·其九道林

邻近列仙居,瑶林閟清境。

夜深明月来,送过幡幢影。

(0)

四贤诗·其三

刺史放衙早,轻舟泛碧池。

祗应官事了,来写放生碑。

(0)

题画·其四

舟随烟鹤远,行尽碧溪湾。

归来北窗下,写得向来山。

(0)

夜坐

闲门催闭早,日落古垣深。

移床傍秋草,对月闻高砧。

角巾清露气,华觞淡夕阴。

毋言怨遥夜,幽独故予心。

(0)

赠旴江谢正之

策马访柴扉,庭前草亦□。

谈今复谈古,如子□□□。

(0)

赵平甫幽居八操·其八龟潭操

风耆其武,波赫斯怒。油然者渊,未遽如许。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