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七》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城中谩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

城外城中无可那,生民憔悴转堪哀。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作家刘鹗所作的《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中的第七首。诗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内外矛盾和人民的困苦生活。"城中谩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这里的"答剌罕"和"忽剌孩"可能指的是外来统治者或权贵,"谩有"和"仍多"形成对比,表达了城内虽有这些权贵,但城外的百姓却深受其苦。"城外城中无可那","无可那"即无法解决,揭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最后两句"生民憔悴转堪哀"直接描绘了民众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挽敕总两广军务都御史郴阳朱公·其三

楚天春望思难任,生死交情秪自深。

岂有鹏程高万里,故收骏骨破千金。

姓名叨入黄公传,絮酒空怀孺子心。

拂拭孤桐向明月,哀弦弹绝不成音。

(0)

夜坐·其二

不著丝毫也可怜,何须息息数周天。

禅家更说除生灭,黄老惟知养自然。

昔与蜉蝣同幻化,秖应龟鹤羡长年。

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未发前。

(0)

三月晦日园人送王瓜有感二绝·其二

南浦春归已摘瓜,欲尝新味却咨嗟。

故园滨海东风冷,想得如今未着花。

(0)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其九橘子林

绕山种橘树,枝叶团阴森。

霜后熟累累,万颗垂黄金。

江陵莫专美,龙阳已成林。

摘来赠亲友,羲帖不须临。

(0)

送河南按察使包德怀之任

圣明敦化理,一念惟勤民。

绥辑良有要,任官贵得人。

百职当毕举,况兹风纪臣。

激扬匪易事,表率在一身。

登庸或有昧,庶务将纷纭。

明廷秉至公,所以慎选抡。

包公东浙彦,早充观国宾。

拜官内台署,冠豸垂缨绅。

屡看持宪节,巡历宣皇仁。

丰采耀冰雪,霜威凛秋旻。

英声播中外,烜赫今几春。

朅来膺峻擢,舆论殊欢欣。

司宪涖河洛,拜恩出枫宸。

玉音自天降,文彩照三辰。

晴日绚祖席,凉飙拂行尘。

临分更赠言,何以话情亲。

外台位望崇,当使政令新。

此去必勉旃,民俗广咨询。

官曹去蠹弊,里闬息频呻。

坐令冤抑理,庶俾惠泽均。

惭予寄寅亮,未能竭忠勤。

愿子尽乃职,上报圣明君。

明明树嘉绩,奕奕扬清芬。

(0)

赠张才仲

君不见江东王谢家子弟,骨格风流皆济济。

流风遗俗传至今,故家文物众所钦。

会稽名山神禹迹,东山兰亭声藉藉。

英芝家世袭忠贞,儿孙文雅长相承。

葵阳病翁称老拙,才仲犹孙更清彻。

冰壶玉露殊森爽,清庙朱弦应疏越。

我一见之心则悦,酌以清酒诲以说。

亹亹听我谦罄折,知其中平无妄蹶。

他时叔长必登□,愿无自满更磋切。

著鞭奋迅追前辙,赠言有尽意未辍。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