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儿。自经年不见,风露最相思。
葱佩仙妆,牟珠佛顶,依约前度来时。
画栏外嫣然笑靥,似中酒,微晕淡胭脂。
俊极蜻蜓,梦边蝴蝶,香处晴飞。
谁信此花身世,也胡僧话劫,血溅苔衣。
雨过黄梅,篱开素槿,今岁人又逢伊。
更谁浸春纤翠甲,锦城里、犹谱悼红词。
忍说非耶是耶,弄玉魂归。
比红儿。自经年不见,风露最相思。
葱佩仙妆,牟珠佛顶,依约前度来时。
画栏外嫣然笑靥,似中酒,微晕淡胭脂。
俊极蜻蜓,梦边蝴蝶,香处晴飞。
谁信此花身世,也胡僧话劫,血溅苔衣。
雨过黄梅,篱开素槿,今岁人又逢伊。
更谁浸春纤翠甲,锦城里、犹谱悼红词。
忍说非耶是耶,弄玉魂归。
这首《一萼红·凤仙》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以凤仙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凤仙花的独特情感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人以“比红儿”起笔,表达了对久未相见的凤仙花的深深思念,将其比作风露中的精灵,具有仙子般的气质和佛顶的神秘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凤仙花的娇艳与灵动,如画栏外的笑容,仿佛带着微醺的红晕,如同醉酒的美人。蜻蜓和蝴蝶的出现,增添了花的生动与梦幻色彩,进一步强化了其美丽的形象。
诗中提到凤仙花的来历,暗示其不凡的经历,曾被胡僧提及,似乎与血溅苔衣的悲壮故事相关联。雨后黄梅和素槿的盛开,象征着时光流转,而诗人再次与凤仙花重逢,感叹人事变迁。
最后,诗人借锦城中悼念凤仙的词曲,表达了对花之命运的同情和哀悼,同时疑问这是否真是凤仙的归宿。结尾处的“弄玉魂归”则寓言了花的灵魂飘散,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一萼红·凤仙》以深情的笔触,将凤仙花的形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