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梨枣光陆离,神泉不竭生华池。
期颐岂足为公道,千二百年形不衰。
胸中梨枣光陆离,神泉不竭生华池。
期颐岂足为公道,千二百年形不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新正未得与彦文相见聊寄二绝句为寿》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位长寿之人的形象。
“胸中梨枣光陆离”,以“梨枣”喻指长寿之人,光陆离形容其精神焕发,犹如梨枣般饱满而明亮,生动地展现了长寿者的健康与活力。
“神泉不竭生华池”,“神泉”象征着长寿之人的生命力,“不竭”表示这种生命力源源不断,“生华池”则比喻这种生命力如同泉水滋养出的华美之池,既美丽又充满生机,形象地描绘了长寿者生命之源的充沛与活力。
“期颐岂足为公道,千二百年形不衰”,“期颐”是中国古代对百岁老人的称呼,“岂足为公道”意为这不足以衡量其真正的长寿之道,“千二百年形不衰”则是夸张地形容这位长寿者身体保持年轻状态的时间之长,即使在千年之后,其形态仍不减当年,表达了对长寿之人的极高赞誉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夸张的描述,赞美了长寿之人的非凡生命力和精神风貌,充满了对长寿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御宇十六年,敬勤盟宥密。
日久虞或懈,触事励无逸。
祗此保赤怀,自信始终一。
际和赖天庥,宜与民休息。
正供三百万,概免施恩恤。
念兹江浙地,财赋之所出。
岂能无水旱,曾未靳赈恤。
闾阎象如何,观民将启跸。
正逢大庆岁,慈宁开六帙。
两江积逋多,蠲除惟一律。
浙省岁额完,足占民俗质。
示嘉量宽徵,庶免追呼疾。
百工佐予者,寰海筹宁谧。
尔虽怀桑梓,予惟责名实。
但期一德同,言谢均奚必。
在易有至训,惠勿问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