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役江乡归经板桥》
《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

真如谢朓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xiāngguījīngbǎnqiáo
míng / yángshèn

qiānchángzhēngdànyáojiěānmíngwènguīráo

zhēnxiètiǎoxuānchéngnánxīnlínguòbǎnqiáo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于役江乡归经板桥》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后对家乡的思念和即将归家的期待。"千里长征不惮遥",表现出诗人不畏艰辛,长途旅行的决心和毅力;"解鞍明日问归桡",通过卸下鞍鞯,询问渡船,暗示着归程在即,内心充满急切与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真如谢朓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诗人以谢朓的典故自比,谢朓是南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常以宣城为背景。诗人说自己仿佛置身于谢朓曾游历过的宣城之路,经过那带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南浦新林,最后走过板桥,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亲切的归乡画面,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故乡景色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旅途劳顿中对家园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紫云楼话月·其三

灯昏月瘦已三更,听尽潇湘雁过声。

修作他生真姊弟,相怜未必似今生。

(0)

晓语

画檐鹦鹉唤人来,一扇湘帘自荡开。

微露丰容教瞥见,熟闻声息故惊猜。

云含疏雨频延伫,水遇轻风又折回。

还恐未曾亲切看,玉楼天半重徘徊。

(0)

云軿

宛转香车绕绿溪,一泓秋水彻玻璃。

良缘对面谁能阻,好事无心比约齐。

似惜萧郎门外立,几将小宋路傍提。

个人巧笑寻常见,不似今番易着迷。

(0)

密绪·其一

兜罗绵手罢花拈,亲为檀郎熨指尖。

背地暂将凫藻让,耳边低劝翠裘添。

转参庄语教人听,徐敛明眸觉婢觇。

离席不妨端坐好,莫因匆遽召猜嫌。

(0)

闺人养疴辞·其八

疏云先作一分秋,添得窗棂绿更幽。

几点雨弹凉叶上,红心枯草又新抽。

(0)

誓约

宝鸭添香彻底温,思量一遍尽消魂。

金针刺绣连诗赠,瑶札焚灰和酒吞。

年与水波看渐长,事如花影过无痕。

鸳鸯只誓来生约,拚负深情不负恩。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