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二十首·其四》
《述怀二十首·其四》全文
清 / 何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手长虹走太阿,十年英锐渐消磨。

徘徊西掖吟红药,转侧南宫佩紫荷。

阅历行知青眼少,公卿坐看黑头多。

畏寒亦拟分馀暖,冰老成晶不受呵。

(0)
鉴赏

此诗《述怀二十首(其四)》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经历与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首句“出手长虹走太阿”,以“长虹”比喻诗人年轻时的锐气与才华,如同长虹般耀眼,直冲云霄,象征着其在事业或理想上的追求与激情。然而,“十年英锐渐消磨”一句转折,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锐气与激情逐渐被现实的磨砺所消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徘徊西掖吟红药,转侧南宫佩紫荷”两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西掖”和“南宫”分别代表朝廷的中枢部门,而“红药”与“紫荷”则是高雅之物,象征着诗人曾经的志趣与身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官场的中心位置逐渐退居边缘,但仍保持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阅历行知青眼少,公卿坐看黑头多”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发现能够保持清澈目光、坚持自我原则的人越来越少,而那些为了地位与权力不惜牺牲原则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批判。

最后,“畏寒亦拟分馀暖,冰老成晶不受呵”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寒冷与挑战,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带来一丝温暖,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接受现实。这里的“冰老成晶”既象征着个人内心的坚定,也暗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无奈与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社会变迁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何栻
朝代:清

清江苏江阴人,字廉昉,号悔馀。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江西吉安知府。工诗古文,善书,兼能画山水。有《悔馀庵集》。
猜你喜欢

自题小像

七十四年,我未识我。丹青一面,是否莫果。

傍观曰真,我随可可。以真生假,唐临橘颗。

以假即真,物化虫羸。真假杂揉,奚较琐琐。

但感白须,长者半坠。颧卢黡层,颐瘦摺亸。

呜呼老矣,岁月既夥。茂松清泉,行歌笑坐。

逍遥天地,一拙自荷。

(0)

兰畹

兰生被九畹,葳蕤凌众芳。

风泛紫英秀,露滋云叶凉。

蕺之以为佩,何必珩与璜。

常恐雪霰集,将随萧艾荒。

相思在元澧,日夕空徬徨。

(0)

鲤鱼图

海波拍天流,海日当天起。

神鱼大如舟,扬鬐复鼓尾。

峥嵘头角信非难,变化飞腾顷刻间。

等閒吸尽四海水,化作商霖拯旱乾。

(0)

满江红·其二十七思隐和悔庵二调

我有荒庐,才半亩、傍池渔舍。

门插柳、拟陶自命,也称林下。

夏日篱边开木槿,蚕时邻圃分桑柘。

到荷汀、六月晓风凉,来虚榭。鳌已钓,雕曾射。

东观史,凌烟画。才勾消一笔,来投村社。

故里春秋期共醉,戏场袍笏终须罢。

试从今、踏破镜湖天,官家借。

(0)

和自彭蠡湖初入江

湖尽匡山际,江通汉水浮。

朝烟生夹岫,夜月识扁舟。

远望多为感,乡心少不愁。

自怜身似苇,朝夕与波求。

(0)

临江仙·其九寄怀雪兰、蕊渊、林风、畹兰诸秭妹

记得吹云邀月秭,中庭吟玩更阑。

金钗画损碧栏杆。琼楼高处立,风露不胜寒。

宝鸭檀丝萦篆细,惺忪短梦难圆。

星房云路恨漫漫。飞来愁一点,阁在小眉山。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