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荒庐,才半亩、傍池渔舍。
门插柳、拟陶自命,也称林下。
夏日篱边开木槿,蚕时邻圃分桑柘。
到荷汀、六月晓风凉,来虚榭。鳌已钓,雕曾射。
东观史,凌烟画。才勾消一笔,来投村社。
故里春秋期共醉,戏场袍笏终须罢。
试从今、踏破镜湖天,官家借。
我有荒庐,才半亩、傍池渔舍。
门插柳、拟陶自命,也称林下。
夏日篱边开木槿,蚕时邻圃分桑柘。
到荷汀、六月晓风凉,来虚榭。鳌已钓,雕曾射。
东观史,凌烟画。才勾消一笔,来投村社。
故里春秋期共醉,戏场袍笏终须罢。
试从今、踏破镜湖天,官家借。
这首《满江红·其二十七》是清代词人曹尔堪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反思。词中以“我有荒庐”起笔,描绘了半亩池塘边简朴的渔舍,门前插柳,自比陶渊明式的隐士,享受田园生活。木槿花开、邻舍共享桑柘,展现了农村的和谐与自然之美。
“到荷汀、六月晓风凉,来虚榭”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清凉景象,令人向往。接着,词人通过“鳌已钓,雕曾射”表达对功名的淡泊态度,暗示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争斗。“东观史,凌烟画”暗指历史功绩,但词人表示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更愿意回归乡村,与村民共度春秋,共享酒醉之乐。
最后,“试从今、踏破镜湖天,官家借”表达了词人决心放弃官场,投身于自然与民间,过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