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一首·其十》
《颂古十一首·其十》全文
宋 / 释普济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光境俱忘与未忘,杀人利剑活人鎗。

太平时节浑无用,夜夜神光射斗旁。

(0)
鉴赏

这首诗《颂古十一首(其十)》由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宇宙观。

首句“光境俱忘与未忘”,开篇即以“光”与“境”的关系设问,探讨了人在面对世界时的感知与认知状态。这里的“光”可以理解为内在的智慧之光或心灵的光芒,“境”则指外在的世界或环境。这一句提出的问题是,在面对世界时,人们是否能完全忘却自我,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还是始终保持着对自我的认知?这引发了对于个人意识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次句“杀人利剑活人鎗”,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利剑”与“鎗”这两种武器进行对比,前者象征着毁灭的力量,后者则代表了生存与保护。这里通过“杀人利剑”与“活人鎗”的对比,暗示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可能会遭遇各种挑战与困难,但同时也蕴含着希望与生机。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生存与发展的可能。

第三句“太平时节浑无用”,在描述了一个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背景之下,强调了某些事物或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显得无足轻重。这句诗提醒我们,即使在看似完美的社会中,也有可能存在被忽视或低估的价值。它鼓励人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现并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

最后一句“夜夜神光射斗旁”,以夜空中的星辰为喻,表达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内心深处的光明与智慧(“神光”)依然能够指引方向,如同星辰照亮夜空。这句话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即使在外部环境看似不利的情况下,内心的光明与智慧也能引导人们找到正确的道路。

综上所述,《颂古十一首(其十)》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探讨了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的感知、认知与行动,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保持积极、发现价值与指引方向的主题。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与宇宙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普济
朝代:宋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
猜你喜欢

索马

索马周冈寺,鸟鸣问去程。

顽风入衣冷,寒日带霜清。

朝市心虽懒,江湖计未成。

因循已三十,真恐误生平。

(0)

和子思舅氏晚出崇因之什

烟花寒已凝,风色寒犹恶。

路雪爱萦绵,檐澌讶垂箨。

途行想前事,数岁只如昨。

渐欲过阴崖,愁看冰凿凿。

(0)

宿崇因寺十韵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

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

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

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

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

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

(0)

题圆上人宴静轩

宴安深静属居僧,一炷檀烟万虑清。

犹自笑他檐外铎,风来未免斗鸣声。

(0)

反李义山人欲篇

药囊易中荆卿背,匕首难伤赵政胸。

燕国无辜竟鱼肉,可能人欲有天从。

(0)

新室

为奸只是疑王涉,至死何曾识杜吴。

四体早知成散漫,前年悔更染閒须。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