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终日自清辉,缥渺乔林野气微。
秋菊已开陶令径,春风好舞老莱衣。
溪头钓艇资閒兴,松下归禽伴息机。
吟倚醉登堪自慰,不须怅望白云飞。
远山终日自清辉,缥渺乔林野气微。
秋菊已开陶令径,春风好舞老莱衣。
溪头钓艇资閒兴,松下归禽伴息机。
吟倚醉登堪自慰,不须怅望白云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的平和喜悦。开篇“远山终日自清辉”即设定了一个清新的高远山川之境,接着“缥渺乔林野气微”则是描绘了一片迷雾中的树林,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秋菊已开陶令径”中,秋菊代表着坚贞不屈和高洁,而“陶令径”则指的是陶渊明那种清贫自乐、隐逸山林的生活理想。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春风好舞老莱衣”一句,借助春风和老莱(即老农)的衣着来描绘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接下来的“溪头钓艇资閒兴”、“松下归禽伴息机”两句,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具体展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享受和向往,溪水、船只、松林、鸟儿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
最后,“吟倚醉登堪自慰,不须怅望白云飞”则是诗人在山中对自然之美进行吟咏,在这种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里的“不须怅望白云飞”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昔年芗水上,终日掩柴关。
相伴碧空猿鹤,无复梦长安。
几见林花开谢,坐数鸥群朝暮,时共野云还。
不愁生白发,那用觅金丹。到如今,芳草远,桂枝残。
只为波涛浩荡,舟楫怎容闲。
谁作甘霖济旱,安得盐梅调鼐,广厦庇酸寒。
但须垂竹帛,底羡勒燕山。
乱雨分秋,浓烟护晚,望远极目偏赊。
万顷琉璃,广寒何处,浮云捲尽还遮。
叹杨柳为侬憔悴,蟋蟀为侬凄戚,催寒几阵,西风空庭,湿尽寒沙。
试问琼楼瑶阙,当此夕、何事使人嗟。
啸呼风伯,招寻月姊,桂魄飞来,素影横斜。
从今愿、分餐玉屑,长驾金枢,更自左持欢伯,右把婵娟,好待冰壶濯蕣华。
回忆芳时,兰舟同舣,画阁双凭,舞罢霓裳,景色溶溶,教人好觅伊家。
花月事。忆东风楼角,落红满地。
玉箫金管,记取多情未。
一团香雪漫天坠,做弄勾魂意。
恨年时、小别千山,暂游万里。婀娜谁家子。
向五陵年少,傲他车骑。水剪秋眸,生就和花死。
明灯今夜垂芳穗,人坐浓香里。
藉三眠,绾髻半抛还倚。
戍烽直。山外寒云卷碧。
香尘道、千里绣弧,凌乱垂杨暮烟色。鸿飞如异国。
何况朱颜作客。
茱萸带、霜打雨吹,瘦损宫腰恰盈尺。京华旅人迹。
正草迓金鞭,花暗瑶席。五侯鲭好无心食。
听白雁风快,紫鸾人远,钿辕瞥过渭桥驿。
似天限南北。心恻万愁积。料野馆斜曛,芳影凄寂。
回头凤阙情何极。伫日丽仙掌,柳回羌笛。
经年红泪,向锦衾畔,宛转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