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轩裳累,此身今自由。
馀生能有几,外物已无求。
婺水自堪隐,稽山姑少留。
千岩并万壑,春暖一遨游。
摆脱轩裳累,此身今自由。
馀生能有几,外物已无求。
婺水自堪隐,稽山姑少留。
千岩并万壑,春暖一遨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夜晚,抬头望明月之际,心中涌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摆脱轩裳累,此身今自由”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的羁绊,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放。
接着,“馀生能有几,外物已无求”则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淡泊名利的认识。诗人意识到生命有限,不再对外界的物质财富持有欲望,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婺水自堪隐,稽山姑少留”中的“婺水”指的是流水潺潺的声音,而“稽山”则是古时称呼女巫或女神之意,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与神秘力量的短暂停留。
最后,“千岩并万壑,春暖一遨游”中,诗人以宏大的景象——千山万壑——来展现大自然的恢宏与美丽,并在春日的温暖中进行了一次愉悦的漫步(遨游),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尽情享受和内心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由、生命、物欲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解放与自然合一的高尚情操。
连年饮建业,寤寐北山灵。
三过又不入,风雨盲其程。
一朝决会期,万籁不敢声。
断潢捲夕潦,列巘浮帝青。
因思山中人,昔日相熙宁。
不知学何事,莽制为周经。
群公咸其辅,不悟宗康成。
相承至章蔡,九州半膻腥。
历年百七十,众寐未全醒。
三经犹在校,从祀犹在庭。
追惟祸之首,千古一涕零。
大钧窅难问,山云水泠泠。
肩吾作诗庆五十,矜我颠跻授之絷。
因思五十义最精,造化机缄斯出入。
君看五位相生成,前荡后摩如授揖。
至于五衍宜有穷,泽火趋新承井汲。
作圣工夫方自兹,为人生活知非急。
昔人于此叹始衰,血气虽衰义逾集。
蹇余不学晚知非,方把斯心验存蛰。
独嗟道远莫致之,愿与始终谋不及。
奇月必用重,谁与开其端。
贵阳而贱阴,于此亦可观。
况于五阴后,苍龙挂高寒。
林疏山骨瘦,宇静天容宽。
砉然遇九九,黄菊纷阑斑。
且开五言城,聊寄一夕欢。
凄其义熙后,甚矣天宝间。
陶社千古心,知者良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