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垂印囊,白发未归乡。
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
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
腰间垂印囊,白发未归乡。
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
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的夜晚坐在庭院中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哲思。
“腰间垂印囊”一句,既是实物的具体描述,也象征着诗人的官职与责任。印囊是古代官员携带的印章,用以标志其权威和地位,这里通过它悬挂在腰间,传递出一种闲置不用的感慨。
“白发未归乡”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累积和生命的消长,未能归乡则是对旅途劳顿、仕途坎坷的一种慨叹。
“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错误或不足的反思与自责。这里的“朝昏”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早晨,也可解作光明与黑暗的交替,象征着事业和人生的低谷。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则是对环境与心境的进一步描摹。山影在夜晚显得更加峻峭,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压抑与孤寂,而“漏声长”则增添了一份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更深化了诗人夜不能寐、心境凄凉的情绪。寂寞是孤独与凄清之意,难以入睡则表明内心的不安与忧虑,而“寒灯侵晓光”则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希望的曙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夜静坐时的孤独、忧愁与自省之心。
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