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匡庐观瀑寿华存叔鸿胪》
《赋得匡庐观瀑寿华存叔鸿胪》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牛女之间漏银河,欲洗庐岳诸青螺。

下飞瀑布九千尺,三峡轰雷听最多。

华君自谢螭头直,手制青鞋踏秋色。

开先寺前梦初破,恍若钧天奏无射。

匡庐先生道偶逢,贻君沆瀣酒一钟。

吟罢毫端双白凤,归时杖底一斑龙。

只今高卧梁溪上,七十风神愈萧爽。

入观能令水月澄,动操如闻山谷响。

作书好报匡先生,东海近有王方平。

不须夸尽开先瀑,行见蓬莱渐浅清。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首句“牛女之间漏银河”,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隐喻瀑布之壮观,仿佛银河从天而降。接着“欲洗庐岳诸青螺”一句,将瀑布的洗涤之力比作清洗庐山的群峰,形象生动。

“下飞瀑布九千尺,三峡轰雷听最多”两句,进一步渲染瀑布的磅礴气势,瀑布如同从高处飞泻而下,其声犹如三峡的雷鸣,震撼人心。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瀑布的雄伟与力量。

“华君自谢螭头直,手制青鞋踏秋色”则转而描写诗人的行踪与心境。华君独自一人,穿着自制的青鞋,在秋天的景色中漫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开先寺前梦初破,恍若钧天奏无射”两句,运用梦境与音乐的比喻,描绘了诗人置身于开先寺前,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匡庐先生道偶逢,贻君沆瀣酒一钟”表明诗人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匡庐先生,并在交流中分享了一杯清凉的沆瀣酒,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精神的契合。

“吟罢毫端双白凤,归时杖底一斑龙”以双白凤和一斑龙的意象,寓意诗人的才情与归途的祥瑞,暗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与未来的美好前景。

最后,“只今高卧梁溪上,七十风神愈萧爽”描述了诗人在梁溪之上高枕无忧的生活状态,即使年过七十,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入观能令水月澄,动操如闻山谷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深邃,以及其行为举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同山谷回响,令人回味无穷。

“作书好报匡先生,东海近有王方平。不须夸尽开先瀑,行见蓬莱渐浅清”则是诗人对匡庐先生的敬意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东海之滨的王方平能够带来更多的祥和与清澈。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0)

读吟啸集

力支大厦炯孤忠,太息黄旗运不东。
天若有情虹贯日,人谁不死气凌空。
倍增晁董儒科重,可与夷齐史传同。
地位九分人物好,更于何处觅英雄。

(0)

宋江三十六赞

白玉麒麟,见之可爱。
风尘大行,皮毛终坏。

(0)

钱塘晚望

钱塘江上夜潮过。
秋静寒烟白露多。
吴越青山明月里,舟人齐唱异乡歌。

(0)

偶赋二首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
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
奈何区区者,妄俗求吾嗤。
欣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
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如。

(0)

纪秦汉间事二首

秦焰亦已灰,函关碎周文。
玄感老东都,不救身首分。
慎勿轻瘠牛,犹足偾孤豚。
高文信神武,□往乘□昏。
落果固有时,燥者勿与言。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