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山》
《洞庭山》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

狂语醉发应卢胡。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洞庭山》,描绘了作者登临洞庭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仙踪秘境的向往。首句“朝登西岩望太湖”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接着通过“青天在水飞云孤”展现了天空与水面的开阔景象。诗人运用比喻,将洞庭山峰比作“碧海浮方壶”,形象生动。

诗中提到洞庭山为“古灵壤”,传说蛇虎不至,环境宁静,令樵夫欣喜。涛声、石气营造出神秘氛围,让人联想到武陵仙境。诗人想象林屋仙人的居所,以及通往仙界的非人间之路,增添了神秘色彩。

“天后每降龙垂胡”描绘了神话中的场景,而“千年玉鼠化蝙蝠”则暗示着岁月的变迁与仙道的永恒。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的向往和未能成行的遗憾,以及对妻子儿女牵绊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神话传说和诗人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哭亡儿土騄二首·其二

盥栉经旬懒,衣衫渍泪痕。

伶俜馀此日,门户且谁论。

痛我无兄弟,怜渠是冢孙。

昨朝寒食奠,只立黯销魂。

(0)

刘考功公㦷见示夏峰老人书卷属题长歌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

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

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

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

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

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

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

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

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

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

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

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0)

渡黄河和大司农韵

秋水轻帆忆此过,故园一卧任蹉跎。

江山乱后重为客,蒲柳新时又渡河。

柔屋几家晨爨少,桃花三月晚潮多。

十年筑舍空民力,忍听劳劳鸿雁歌。

(0)

呈芸斋先生

天宝开元事已陈,风尘宇内老遗民。

偶谈先世频挥涕,为破家园只负薪。

训子八行文不灭,讼冤一疏血犹新。

衣冠古朴人谁识,认是林宗垫角巾。

(0)

题康郎湖忠臣庙壁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

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

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

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

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

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

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

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

(0)

秋残

良时忽一过,白日半西山。

哀彼寒霜厉,空令蕙草残。

微歌发皓齿,时俗薄朱颜。

奄若风吹烛,人生一世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