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花墩谒包孝肃遗像》
《香花墩谒包孝肃遗像》全文
清 / 秦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曾于青史见嵯峨,庆历斯人亮节多。

风雨春祠余白社,须眉秋气逼黄河。

到今遗像风犹凛,往日蹊田议太苛。

三疏平生心迹在,郑公妩媚竟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秦潮所作的《香花墩谒包孝肃遗像》,通过“曾于青史见嵯峨”开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包拯的敬仰之情。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被誉为“包青天”。诗中提到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一个年号,与包拯的生平紧密相关。

“风雨春祠余白社,须眉秋气逼黄河。”这两句描绘了包拯遗像前的环境,风雨中的祠堂和白社(古代祭祀场所)以及秋日黄河的气势,以此烘托出包拯的高洁品格和深远影响。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包拯形象的庄重与威严。

“到今遗像风犹凛,往日蹊田议太苛。”这两句进一步赞美包拯的遗像至今仍令人敬畏,即使是在他去世后,人们对于他的评价依然严格而公正。这里的“蹊田”可能是指包拯在任期间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治理,体现了他对民生的重视。

最后,“三疏平生心迹在,郑公妩媚竟如何?”诗人回顾包拯一生的三次上疏,表达了对其忠诚和正直的钦佩,并提出一个疑问,似乎在探讨包拯的形象是否过于完美或理想化。这既是对包拯人格的高度赞扬,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包拯遗像的描绘和对其一生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作者介绍

秦潮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少年见赠莲花

亭畔频频赠一枝,欲开犹似未开时。

直愁秋气催花早,莫怕吴王宫里知。

(0)

赠友人

三别桥东三暮春,折花相赠泪沾巾。

不知来岁天涯去,花下那寻折赠人。

(0)

洞房曲为伯望赋·其三

银汉澄澄夜易徂,华筵杯斝转相纡。

不知朱履门前客,取醉饶君入幕无。

(0)

别李代良族兄宪文弟瑞洛于北上舟中·其二

故人执手重牵衣,尊酒殷勤不忍归。

别后风霜各自保,天南天北共春晖。

(0)

壬午春夜·其一

乐游春事凭颠狂,红尽桃花绿尽杨。

道眼频看浑未见,松风山月静焚香。

(0)

赠道岸岸为愚庵高足非熊先生书二字赠之予为作偈

道岸人书道岸字,道岸赠君道岸高。

西方诸国波罗蜜,弱水津头试一毛。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