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
祗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
风翩林叶迷归燕,露袅池荷触戏鸳。
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
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
祗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
风翩林叶迷归燕,露袅池荷触戏鸳。
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
这首诗属于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灵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感慨。首句“合欢蠲忿亦休论”中的“合欢”通常指婚姻之事,但在此处可能暗示着某种聚会或欢乐之情的消散,“蠲忿”则是一种形容心中不快的词汇,整句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紧接着“梦蝶翩翩逐怨魂”则是借用蝴蝶追逐花香的意象来比喻诗人追寻那些已经逝去的幽魂,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不舍。
第三句“祗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中间两字“祗待”可能是“祗”字用错,正确应为“仅”或“只”。这句话表明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即使国家沦丧,也只有沉默不语,没有丝毫的欢笑。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忠诚与哀痛。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风中的叶子迷失归途的燕子和池中露珠触动戏耍的鸳鹅,传达出一种生命在自然界中的脆弱与无常。最后“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则是借用湘江之水永不干涸,以及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伤痕(啼痕),来表达对过去的回望和对未来的无尽等待。
整首诗充满了怀旧与哀叹,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生灵活动的深刻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生命消逝的深切感慨。
便重来唱彻后庭花,此愁奈君何。
待斑骓骄赭,琼枝璧月,春影婆娑。
携手神仙眷属,挟弹走三河。
抖擞衣尘去,相对颜酡。
一霎梦梦天醉,恶东风刬地,吹断横波。
把琼思瑶想,收拾任蹉跎。
枉殷勤、缄书三四,较细君、珍重意还多。
只将遍、填膺烦恼,付与悲歌。
夜夜凉蟾,偏照离人色。
者山水登临佳日,难道淹迟。
两度湖心,湖里小艇惯飞飞。
云林一遍,云栖一遍,此外何知。
分明尔我,吟红才调,拾翠年时。
全不许、香车并辔,柔橹双枝。
倚遍雕栏,柳丝鬓影共清池。
扁舟归去,五湖烟水,他日来思。
此钱堪爱,拟持浇杯酒,欷歔同吊。
三百余年无恙否,字迹斑然深窈。
何物迂儒,瞿张殉后,努力如公少。
老天有眼,殷勤贻以相报。
回想惨淡南云,烹龙炮凤,哀史凭谁告。
不信金瓯都破坏,剩这团团完好。
德祐春秋,义熙甲子,并是人间宝。
伤心帝子精魂,那日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