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吹落归湖雁,霜月照寒啼树乌。
山县且听更鼓响,江乡须避夜灯疏。
肃清门户远城郭,整理冠裳拜帝都。
愧我尚为升斗累,洛中思见马君无。
冷风吹落归湖雁,霜月照寒啼树乌。
山县且听更鼓响,江乡须避夜灯疏。
肃清门户远城郭,整理冠裳拜帝都。
愧我尚为升斗累,洛中思见马君无。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凄清景象,通过冷风、归雁、霜月、寒乌、更鼓和夜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命的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帝都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冷风吹落归湖雁”,开篇即以冷风和归雁的形象,勾勒出秋日傍晚的景象,雁群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人生的离别与迁徙。“霜月照寒啼树乌”一句,将月色的寒冷与乌鸦的啼叫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孤寂。
“山县且听更鼓响,江乡须避夜灯疏”,这两句通过描述山村的更鼓声和江边稀疏的灯火,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的波动。
“肃清门户远城郭,整理冠裳拜帝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向往更高层次生活(帝都)的渴望,以及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所面临的矛盾与挣扎。
“愧我尚为升斗累,洛中思见马君无”,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自责于自己仍被生计所累,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希望在洛阳能够见到友人,共同分享心中的梦想与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位文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
功名如浮云,于我亦何有。
惟兹华胥国,风土谙已久。
坐中可断取,聊试维摩手。
昏昏一卷书,兀兀三杯酒。
飘然到其乡,自觉乐而寿。
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
何尝慕管萧,但欲师广受。
未能脱羁束,洗濯愈瑕垢。
已矣姑两忘,蘧蘧学庄叟。
大块已载我,何如未生时。
气变芒芴间,七窍谁凿之。
百骸与九藏,假合以成兹。
与子非故交,从我如相期。
屈伸及动止,契合初不思。
常恐随物化,念此情凄洏。
我生梦幻中,变灭不复疑。
安得永相保,听我悲来辞。
君臣以道合,言出心莫逆。
膏泽下于民,美化施无极。
中世此道衰,言如水投石。
义士以死争,直谏或有益。
折槛制留今,断鞅事存昔。
当车血污轮,伏蒲涕沾席。
昭然贯日诚,屹尔回天力。
谁将丹青手,图此忠义迹。
传之置坐隅,能使懦夫激。
斯人不复见,壮哉古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