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
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
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个性的一面。诗中“十载独扃扉”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都在闭门谢客,过着清贫自给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是为了专心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即“唯为二雅诗”。这里的“二雅”指的是《易》和《书》,也就是说诗人将心力放在探索儒家经典上。
接下来的“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信念。诗人虽然年岁已高(“头白”),但对于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没有任何犹豫和怀疑,因为这是一条纯粹而专一的道路。
第三句“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句冷”形容秋天的气候,“杉松”是常绿树木,而“霜严鼓角知”则是说在严寒的早晨,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增添了一丝孤寂和苍凉。
最后两句“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则写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澈。这里的“修心”是指通过冥想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对闲镜”意味着面对镜子时的心境平和;“明月印秋池”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如水,映照在静谧的池塘之中,这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反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澄明。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贾岛清贫自守、坚持个性和对文学创作的专注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情感体验,以及通过冥想来修养自己内心世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