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几时,朝夕不可保。
死亡今古传,何须愁此道。
有酒但当饮,立即相看老。
兀兀信因缘,终归有一到。
人生能几时,朝夕不可保。
死亡今古传,何须愁此道。
有酒但当饮,立即相看老。
兀兀信因缘,终归有一到。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一○四)》。诗中以深邃的哲理和朴素的语言,探讨了生命、死亡、饮酒与因缘的主题。
首先,“人生能几时,朝夕不可保。”这两句直击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因为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接着,“死亡今古传,何须愁此道。”诗人似乎在说,死亡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古今皆然,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有酒但当饮,立即相看老。”这句表达了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认为在有限的生命里,应该享受当下,与朋友相聚,共饮美酒,不虚度光阴。最后,“兀兀信因缘,终归有一到。”这里提到的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意为一切皆有因缘,最终都会有一个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应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生死、饮酒与因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乐观面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它鼓励人们珍惜眼前,享受生活,同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
秋水渐浮堤,青禾白鹭栖。
祝篝空有意,抱瓮已无畦。
蛩欲依人诉,鸠偏逐妇啼。
不堪翘首望,天际湿云低。
寂寞太冲子,居卜愚公谷。
别策开林阴,曲径盘修竹。
湛湛秋天长,娟娟秋气穆。
日晏足高眠,报道晨炊熟。
凭阑数视天,振衣理新沐。
枫叶淡初黄,旗茗烹嫩绿。
豁眼拭遗编,琳琅一再读。
激扬芳麓雕,宛转枯枝燠。
尽校不为雠,得意随手录。
贝叶时一翻,跏坐礼天竺。
无花平石床,有牍连茅屋。
倦即拂枕眠,醒复慭灾木。
儿童狎至前,客子来不速。
送迎总在门,往来皆大陆。
非寂亦离喧,虽雅颇近俗。
何当薄暮时,澄天净如浴。
松声咽管弦,荷花袅馥郁。
暝色奔不停,牛羊纷纷逐。
对景得新诗,把盏倾糵曲。
长歌谁与言,息机吾也独。
《早秋读书竹林自述》【明·左光斗】寂寞太冲子,居卜愚公谷。别策开林阴,曲径盘修竹。湛湛秋天长,娟娟秋气穆。日晏足高眠,报道晨炊熟。凭阑数视天,振衣理新沐。枫叶淡初黄,旗茗烹嫩绿。豁眼拭遗编,琳琅一再读。激扬芳麓雕,宛转枯枝燠。尽校不为雠,得意随手录。贝叶时一翻,跏坐礼天竺。无花平石床,有牍连茅屋。倦即拂枕眠,醒复慭灾木。儿童狎至前,客子来不速。送迎总在门,往来皆大陆。非寂亦离喧,虽雅颇近俗。何当薄暮时,澄天净如浴。松声咽管弦,荷花袅馥郁。暝色奔不停,牛羊纷纷逐。对景得新诗,把盏倾糵曲。长歌谁与言,息机吾也独。
https://shici.929r.com/shici/IHqPX7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