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俗试变机,蹈履胡由凭?
警候多凉风,不扫阴翳清。
涧坡积丛杞,幽绝无人行。
日光避林色,白昼闻虫鸣。
返心检初悦,外感虑其撄。
迁化不违理,天人默相乘。
矫激抒愤悲,悠悠徒丧名。
入俗试变机,蹈履胡由凭?
警候多凉风,不扫阴翳清。
涧坡积丛杞,幽绝无人行。
日光避林色,白昼闻虫鸣。
返心检初悦,外感虑其撄。
迁化不违理,天人默相乘。
矫激抒愤悲,悠悠徒丧名。
这首诗《托感十二章(其一)》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诗中以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世界的冲突。
首句“入俗试变机,蹈履胡由凭?”表达了诗人踏入世俗社会,尝试改变自我,却不知如何凭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迷茫与困惑。接着,“警候多凉风,不扫阴翳清”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凉风虽至,却未能扫除心中的阴霾,形象地比喻了外界环境无法彻底改变内心的忧郁与压抑。
“涧坡积丛杞,幽绝无人行”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涧,丛生的枸杞无人问津,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被遗忘。而“日光避林色,白昼闻虫鸣”则通过日光在树林间躲闪和白昼中虫鸣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生命力的渴望。
“返心检初悦,外感虑其撄”表达了诗人试图回归初心,寻找最初的快乐,但外界的种种影响却让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最后,“迁化不违理,天人默相乘”意味着事物的变化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向往。
“矫激抒愤悲,悠悠徒丧名”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宣泄,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人命运无常的愤慨与悲伤,同时感叹于这种情绪的徒劳无功,最终只能使名声受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古言行路难,非独在险阻。
兹焉婺源道,登岭足劳苦。
所谓路之难,其他未足数。
跻攀上崎岖,仅与猿狖伍。
下临万丈崖,险黑不可睹。
马蹄长及腹,仆颔几著土。
俯盼飞鸟背,仰蹑游云缕。
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
终日践羊肠,天寒汗如雨。
凝结本无心,开凿知强取。
君不见世情崄恶未易论,此岭虽高前孰禦。
门掩青春春自饶,未容取次老僧敲。
输他蜂蝶无情物,相逐偷香过柳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