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拊》
《送赵拊》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先朝名士有遗孙,狼藉麻衣化洛尘。

笔下每求千古意,醉中曾过几回春。

劳生只见年年老,客路相逢事事新。

满座狂歌时莫笑,眼看燕市若无人。

(0)
注释
遗孙:遗留的子孙后代。
狼藉:散乱不堪,形容破败。
洛尘:洛阳的尘土,代指洛阳。
千古意:永恒的意境,指深远的文学追求。
醉中:在醉酒的状态中。
客路:旅途,指诗人漂泊的生活。
燕市:古代都城长安的别称,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翻译
前朝有名望的文人还有后裔留存,他们的破旧衣物在洛阳的风尘中散落。
他的笔下追求永恒的意境,醉酒时他曾度过多少个春天。
一生辛劳只看到年复一年的老去,旅途相遇总感觉万事皆新。
当大家在宴席上狂歌时,请不要嘲笑,因为眼前的一切就像当年燕市的繁华已成过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之情。开篇“先朝名士有遗孙,狼藉麻衣化洛尘”两句,通过对先贤后裔现状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曾经辉煌文化传统的怀念。"笔下每求千古意,醉中曾过几回春"则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追寻不朽之美、超越时空的执着,以及在醉酒中度过多个春天的生活体验。

接着,“劳生只见年年老,客路相逢事事新”两句,抒写了生命的短暂和流年易逝,同时也强调了诗人对于每一次旅途中的偶遇都视作难得的珍贵经历。最后,“满座狂歌时莫笑,眼看燕市若无人”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花的情怀,以及面对繁华都市实际上却是空寂无人的哲理。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生活、艺术和朋友情谊的珍视与思索。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平宁夏二首·其二

力尽谋穷内变生,无须血刃下坚城。

等闲一曲黄河水,谁信强于十万兵。

(0)

寄王承甫代书

但诵吴越吟,未识王郎面。

吴江枫冷秋鸿飞,可怜词客异乡县。

会闻王郎能游五岳颠,又闻王郎手投白璧挥金钱。

有酒但抱胡姬饮,赤身披发王公前。

平生意气盖吴越,健翮凌天耸大鹘。

昆仑匹马踏白云,洞庭孤舟钓明月。

我也豪歌卧雪庐,何时尊酒论文初。

短歌寄尔遥相忆,此是刘生尺素书。

(0)

西湖竹枝歌·其一

十三女儿不出门,父娘坟在葛岭根。

同携女伴踏青去,不上道傍苏小坟。

(0)

登牯岭

至此沉冥百忧尽,酿空烟雨压秋头。

刺天万木争先出,刮眼千岗翠欲收。

泉语詈人心怯怯,云衣随步影浮浮。

山游便拟长安乐,西笑三年许竟酬。

(0)

赠伯远

艰虞每幸神明健,聚散无妨笑语亲。

静夜月明清似水,飘灯往往见斯人。

(0)

雨中夜起时寥志二弟自上海来强志三弟询先七弟自天津来同住农先六弟寓中

收身何晚悔应迟,峻坂瓯臾自不知。

无泪人间甚滋味,梦亲地下尚婴儿。

苦空法喜孰真幻,无著天亲深护持。

不断思量还起坐,悲哉秋气雨来时。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