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不敢厌高深,逃影何如学息阴。
楚客又成蕉鹿梦,漆园未了是非心。
纷纷世事看花发,默默天机听鸟吟。
可笑维摩真病在,无言说处是金针。
避人不敢厌高深,逃影何如学息阴。
楚客又成蕉鹿梦,漆园未了是非心。
纷纷世事看花发,默默天机听鸟吟。
可笑维摩真病在,无言说处是金针。
这首诗《自述》由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
首联“避人不敢厌高深,逃影何如学息阴”,诗人以“避人”和“逃影”为引子,表达了一种不愿被世俗所束缚,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不敢厌高深”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学问、道德等高尚品质的追求,并不因外界压力而退缩。“学息阴”则是借自然现象,比喻学习如何在纷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颔联“楚客又成蕉鹿梦,漆园未了是非心”,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楚客,陷入蕉鹿之梦,象征着对现实世界的迷惑与困惑;同时,引用庄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是非善恶难以分辨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挣扎与探索。
颈联“纷纷世事看花发,默默天机听鸟吟”,诗人以“看花发”和“听鸟吟”为喻,展现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强调了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心灵寄托的重要性。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尾联“可笑维摩真病在,无言说处是金针”,借用维摩诘居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困境的自嘲,同时也揭示了真正的智慧往往在于言外之意,即在不言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一联巧妙地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生活的磨砺中寻求真理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内心纯净和平静的努力。
吾家从昔号清门,叔父于今道更尊。
客路艰难空自惜,遗经终始向谁论。
独寻云峤逢孤侄,共爱春江接故园。
细说刈葵休放手,此来真不为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