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从昔号清门,叔父于今道更尊。
客路艰难空自惜,遗经终始向谁论。
独寻云峤逢孤侄,共爱春江接故园。
细说刈葵休放手,此来真不为盘餐。
吾家从昔号清门,叔父于今道更尊。
客路艰难空自惜,遗经终始向谁论。
独寻云峤逢孤侄,共爱春江接故园。
细说刈葵休放手,此来真不为盘餐。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送四十叔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对叔父的敬重之情。
首联“吾家从昔号清门,叔父于今道更尊”,开篇即点明了家族的传统美德和对叔父品德的推崇,暗示叔父在家族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颔联“客路艰难空自惜,遗经终始向谁论”,表达了叔父离家远行时的孤独与不舍,以及他对家族传统知识的坚守与传承,流露出对叔父的深深关切与敬仰。
颈联“独寻云峤逢孤侄,共爱春江接故园”,描绘了叔父与侄子在山间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共同怀念故乡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尾联“细说刈葵休放手,此来真不为盘餐”,以叔父与侄子谈论生活琐事的场景收尾,强调了叔父此次出行的真实目的并非为了宴席上的菜肴,而是为了家庭的团聚与情感的交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叔侄之间深情厚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人家庭观念的深厚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朱熹对家族伦理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章方伯早悬车,喜挹清风步二疏。
好水好山供大隐,非村非郭足幽居。
一缸绿蚁新醅酒,万轴牙签旧赐书。
满眼儿孙终日醉,人生适意更何如。
南山有高士,栖息岩壑间。翩翩鹤?衣,棱棱鹿皮冠。
白石煮为食,丹砂驻其颜。
我欲求其人,举头隔云烟。
苍厓千万仞,可望不可攀。
昨宵梦见之,忽然登其巅。
知我苦辛志,念我跋涉艰。
欲授长生诀,鸡鸣夜已阑。
起坐长叹息,终焉老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