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稔良田雨信愆,三农忧死只呼天。
应时滂洽真无价,数日淹迟误有年。
立解焦枯非甚力,不知神化此谁权。
何妨四序均膏泽,长使生灵得自然。
垂稔良田雨信愆,三农忧死只呼天。
应时滂洽真无价,数日淹迟误有年。
立解焦枯非甚力,不知神化此谁权。
何妨四序均膏泽,长使生灵得自然。
这首《喜雨》由宋代诗人韩琦所作,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望与喜悦之情。
首句“垂稔良田雨信愆”,描绘了农忙时节,期待雨水滋润土地,却因天公不作美而延误的情景。这里的“垂稔”指即将成熟的庄稼,“雨信愆”则表达了雨水未能如约而至的遗憾。
接着“三农忧死只呼天”,进一步强调了农民对于雨水的迫切需求,他们担忧着农作物的生长,只能向苍天祈求。
“应时滂洽真无价”,当雨水终于如愿以偿,及时地倾洒在大地上,诗人用“应时”、“滂洽”来形容雨水的适时与充沛,赞美其价值无可估量。
“数日淹迟误有年”,若雨水来得太晚或太少,则可能影响一年的收成,此处表达了对雨水及时到来的庆幸。
“立解焦枯非甚力,不知神化此谁权”,诗人赞叹雨水能迅速解除大地的干旱,恢复生机,但又对这种神奇的力量感到困惑,不知道是哪位神明赋予了雨水如此之大的力量。
最后“何妨四序均膏泽,长使生灵得自然”,表达了诗人希望四季都能均匀地得到雨水的滋养,让万物得以自然生长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杏香消散尽,须知自昔,都门春早。
燕子来时,绣陌乱铺芳草。
惠圃妖桃过雨,弄笑脸、红筛碧沼。
深院悄。
绿杨巷陌,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
数曲阑干,故国谩劳凝眺。
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镇、一竿修竹。
间琅玕,东风泪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