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高士,栖息岩壑间。翩翩鹤?衣,棱棱鹿皮冠。
白石煮为食,丹砂驻其颜。
我欲求其人,举头隔云烟。
苍厓千万仞,可望不可攀。
昨宵梦见之,忽然登其巅。
知我苦辛志,念我跋涉艰。
欲授长生诀,鸡鸣夜已阑。
起坐长叹息,终焉老尘寰。
南山有高士,栖息岩壑间。翩翩鹤?衣,棱棱鹿皮冠。
白石煮为食,丹砂驻其颜。
我欲求其人,举头隔云烟。
苍厓千万仞,可望不可攀。
昨宵梦见之,忽然登其巅。
知我苦辛志,念我跋涉艰。
欲授长生诀,鸡鸣夜已阑。
起坐长叹息,终焉老尘寰。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拟古(其三)》描绘了一位隐居南山的高士形象。诗中通过“南山有高士”开篇,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一位身披鹤氅、头戴鹿皮冠的仙风道骨之人,他以山间的白石煮食,以丹砂保持青春容颜。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高士的仰慕之情,然而高山阻隔,只能在梦中相见,登上峰巅。
高士洞悉诗人的艰辛与执着,愿意传授长生秘诀,但时间已近黎明。诗人醒来后,深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只能长叹不已,感叹自己终究要在红尘中老去。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高士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法逾越的无奈。
高人屏迹匡庐山,不入州府今几年。
煮葵烹藿日一饭,目光炯炯明星悬。
行脩道富神所怜,绛帐弟子如云烟。
忆昨秋风宿曾巘,杖藜扣户君未眠。
阶松影月不到席,耿耿唯有青灯然。
高谈一倾百虑洗,似拂蒿艾披兰荃。
清诗落笔有馀地,顷刻百纸珠玑联。
锦囊别后有新句,勿惜东使聊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