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箭征舻驶,骊驹客袂分。
倦游销仲产,参事厌卿军。
象阙天中隔,乡朝月外闻。
西山朝气爽,拄颊待谈云。
竹箭征舻驶,骊驹客袂分。
倦游销仲产,参事厌卿军。
象阙天中隔,乡朝月外闻。
西山朝气爽,拄颊待谈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家乡、踏上归途的情景。开篇“竹箭征舻驶,骊驹客袂分”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行者匆匆离去的画面。“竹箭”指的是竹制的船桨,“征舻”则是远行的船只,“骊驹”形容马匹强健而有精神,“客袂分”则表现了别离时衣襟被风吹起的情景。
接着“倦游销仲产,参事厌卿军”两句,透露出官员对于外出的疲惫以及对琐碎公务的厌倦。这里,“倦游”表明旅途中的劳累,“销仲产”则是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参事”指的是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厌卿军”则表现了对军中琐碎职责的不满。
以下“象阙天中隔,乡朝月外闻”两句,更深化了离愁。象阙是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遥远的家乡,“天中隔”形容与家乡之间的距离仿佛天涯,“乡朝月外闻”则是在异乡听到家乡信息的心情写照。
最后,“西山朝气爽,拄颊待谈云”两句,是诗人面对西山时心旷神怡的情感流露。这里“西山”指的是苏州的西山,“朝气爽”表达了清晨山色之美,而“拄颊待谈云”则是诗人想要停下脚步,倚靠着栏杆,仰望天空,等待着与云间交流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离别家乡、在外奔波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归属和自由的渴望。
性静乃可琴,德常乃可医。
二事人所难,而子能兼之。
好古身则润,活人功不赀。
未愧孙思邈,何惭钟子期。
俗眼多重轻,世态工瑕疵。
自视无所嫌,安行复何疑。
子有贤舅氏,闻名四方驰。
勉矣归问津,沛然有馀师。
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
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
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赖焉。
公德在斯民,斯民宁舍旃。
中年倦政机,去若浮云旋。
名山占形胜,筑堂苍翠巅。
洼樽为壶觞,虚籁为管弦。
招携足宾客,啸傲穷云烟。
胸中万卷书,三峡倾词源。
兴来不停缀,摛华笔如椽。
登临出妙语,珠玑落清圆。
不数刘白辈,一斗真百篇。
裴傅堂绿野,赞皇墅平泉。
东山谢安妓,五湖范蠡船。
四子之于公,器业微差肩。
公之于四子,趣尚并其全。
公术可活国,公力可回天。
苍生望公起,天子忘公艰。
伫瞻丹凤诏,衮衣来陛前。
三入知眷殊,一夔见任专。
发挥中兴业,开辟造化权。
拯焚而救溺,持危而扶颠。
雍容复密勿,造膝陈一言。
长驱卷沙漠,捣穴空腥膻。
谈笑九州复,欢呼两宫还。
四海各安堵,六军同晏眠。
跻民入仁寿,致主登光宣。
图像冠云台,勒功照燕然。
功成了不居,高谢区中缘。
拂衣赤松游,辟谷求神仙。
去去蓬莱路,云螭不受鞭。
《退老堂》【宋·李处权】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赖焉。公德在斯民,斯民宁舍旃。中年倦政机,去若浮云旋。名山占形胜,筑堂苍翠巅。洼樽为壶觞,虚籁为管弦。招携足宾客,啸傲穷云烟。胸中万卷书,三峡倾词源。兴来不停缀,摛华笔如椽。登临出妙语,珠玑落清圆。不数刘白辈,一斗真百篇。裴傅堂绿野,赞皇墅平泉。东山谢安妓,五湖范蠡船。四子之于公,器业微差肩。公之于四子,趣尚并其全。公术可活国,公力可回天。苍生望公起,天子忘公艰。伫瞻丹凤诏,衮衣来陛前。三入知眷殊,一夔见任专。发挥中兴业,开辟造化权。拯焚而救溺,持危而扶颠。雍容复密勿,造膝陈一言。长驱卷沙漠,捣穴空腥膻。谈笑九州复,欢呼两宫还。四海各安堵,六军同晏眠。跻民入仁寿,致主登光宣。图像冠云台,勒功照燕然。功成了不居,高谢区中缘。拂衣赤松游,辟谷求神仙。去去蓬莱路,云螭不受鞭。
https://shici.929r.com/shici/VPUQwe8yZ.html
昔闻刘伯伦,荷锸常自随。
又闻陶元亮,自作挽歌辞。
人生一大梦,未了黄粱炊。
有初必有终,此理夫何疑。
大阮吾宗杰,德事见所施。
后凋难老质,寿考当期颐。
开阡营兆域,预卜青乌期。
无乃大蚤计,究竟良不痴。
一旦与世辞,于焉乃真归。
庶几达者观,永谢高人嗤。
山川蕴嘉气,雨露竹柏滋。
于公更高门,驷马来不迟。
每爱前山似画图,兴来萧散岂能无。
幽人著屐全忘懒,野老关门不可呼。
夕照晖晖明远水,春风莽莽著平芜。
晴来已喜儿能赋,软脚仍烦送一壶。
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
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
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
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
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
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
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