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席频虚未赐环,游心暂寄水云间。
霓旌初下姑苏苑,蜡屐先寻虎踞山。
高兴不辞溪路险,幽情更羡野僧闲。
留连景物慵回首,画舫寒侵暮角还。
衮席频虚未赐环,游心暂寄水云间。
霓旌初下姑苏苑,蜡屐先寻虎踞山。
高兴不辞溪路险,幽情更羡野僧闲。
留连景物慵回首,画舫寒侵暮角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虎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衮席频虚未赐环”,以“衮席”象征高官之位,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未得重用,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失落。接着,“游心暂寄水云间”则转而表达诗人暂时将心灵寄托于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霓旌初下姑苏苑,蜡屐先寻虎踞山”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初到姑苏苑时的景象,以及他亲自探访虎丘山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高兴不辞溪路险,幽情更羡野僧闲”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冒险精神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即使道路艰险,也愿意去体验;同时,对僧侣们悠然自得的生活表示羡慕。
最后,“留连景物慵回首,画舫寒侵暮角还”两句,写出了诗人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中,不愿离去,直到傍晚,乘着画舫归来,仍沉浸在对景色的回味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猎人设网罗,不挂月中兔。
岂无烹兔意,难求登月路。
月殿兔长生,人间几今古。
抱杵景徘徊,天狼空自苦。
樵者劳斧斤,不斫月中桂。
岂无薪桂思,难筹攀月计。
月殿桂长荣,人间几兴废。
倚镜影婆娑,天风摇不碎。
倾影听人歌,扬辉伴人舞。
何事在华筵,分明作宾主。
踪迹各无聊,乾坤两栖旅。
举酒寿姮娥,向人终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