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风雨夜,一寸别离心。
日莫步芳草,相思尘满琴。
六年风雨夜,一寸别离心。
日莫步芳草,相思尘满琴。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怀赵虎岩吕龙山》表达了诗人六年来的风雨同舟与别离之苦。首句“六年风雨夜”描绘了漫长的共同经历,暗示了深厚的友情或亲情在风雨中得以磨砺。次句“一寸别离心”则直抒胸臆,以“一寸”形容别离之情深重,形象地刻画出内心痛苦的深度。
后两句“日莫步芳草,相思尘满琴”进一步深化主题,傍晚时分漫步在青草地上,寓言着诗人无尽的思念如同芳草般蔓延。而“相思尘满琴”则通过尘埃落满琴弦的意象,象征着心中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使得这把曾经传递过欢笑与共话的乐器也承载了分离后的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具象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怀念和别离的哀愁。
山庵有钟复有鼓,厥声可闻不可睹。
我来欲借一回看,问取灵泉老庵主。
主人手执须弥椎,共上千峰万峰去。
分明三片顽石头,觌面相逢能解语。
噌吰铛鞳盈虚空,老树作风山作雨。
风从何起雨何来,万籁消声自终古。
钟未鸣,鼓未响,灯笼触露柱。
钟乍鸣,鼓乍响,狸奴与白牯。
钟不鸣,鼓不响,木人逢石女。
千里相逢休错举,扣石三声君自取。
之子初生时,予发如髹漆。
之子入学年,予发数茎白。
去岁子能文,予发白拣黑。
今年子远游,予发无拣择。
子如哉生明,我如旁死魄。
盈虚会有期,日月不相息。
少壮贵及时,老大良可惜。
之子何所之,湖南岭之北。
之子何所为,去家亲讲席。
昨暮理琴书,今朝事行役。
再拜别二人,依恋两难释。
受命行出门,一日三记忆。
阿爷命阿儿,寸阴如尺璧。
阿母命阿儿,努力加餐食。
耿耿方寸中,悠悠行路客。
路逢白发僧,记得曾相识。
长歌送远人,怅然念今昔。
壮哉大鹏雏,高举奋六翮。
云垂鹏背轻,天高鹏路直。
行矣莫淹留,帝乡在咫尺。
当从阮江翁,并驾朝天舄。
《送吴宗猷从伯氏芥舟之阮江受学》【明·成鹫】之子初生时,予发如髹漆。之子入学年,予发数茎白。去岁子能文,予发白拣黑。今年子远游,予发无拣择。子如哉生明,我如旁死魄。盈虚会有期,日月不相息。少壮贵及时,老大良可惜。之子何所之,湖南岭之北。之子何所为,去家亲讲席。昨暮理琴书,今朝事行役。再拜别二人,依恋两难释。受命行出门,一日三记忆。阿爷命阿儿,寸阴如尺璧。阿母命阿儿,努力加餐食。耿耿方寸中,悠悠行路客。路逢白发僧,记得曾相识。长歌送远人,怅然念今昔。壮哉大鹏雏,高举奋六翮。云垂鹏背轻,天高鹏路直。行矣莫淹留,帝乡在咫尺。当从阮江翁,并驾朝天舄。
https://shici.929r.com/shici/s3y6wy.html
战月吟魂夜独醒,十年不到此孤亭。
倒浮下界山沈海,直寄高空意入冥。
乍出洞天箫管寂,忽当洪渤露华泠。
官舟未许迟清话,狂简何人慰鹤形。
居心本纯和,所用唯天真。
福德天自与,其权不在人。
风雨有时晦,星月无比伦。
嗟哉凌江守,一岁受艰辛。
赋诗养端默,纵奕运精神。
忽睹纶綍光,锁钥仍北宸。
揽云驱熊轼,隼旟动行尘。
父老识旧官,抚摩识吾民。
上下相孚洽,二邑流深春。
始知天道近,励节为贤臣。
龚黄有足称,所贵勉于仁。
静坐梅花署,幽香可独亲。
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忧愁骈集,我何可当。
欲寄天上,虑天弗禁。欲埋地下,恐地将沉。
不如收拾,置我怀抱。寝之食之,于焉终老。
沧海何阔,蓬莱何高。世无黄鹄,乘我游翱。
古之侠士,尘视生死。凡今之人,畏首畏尾。
好谋弗终,时命终穷。东南失利,西北多凶。
黄沙为棺,白云为椁。我则如是,千秋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