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风雨歌》
《大风雨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乌轮晦光兔魄死,海上群龙方戏水。

力撼乾纽摇坤维,骇听东南大风起。

大风吹云云飞扬,八荒一气云茫茫。

绝无天地但有海,祗恐人物沉汪洋。

谁鞭电鞭鼓雷鼓,忽起蛟龙满空舞。

池中方困人不知,世眼惊看得云雨。

一风三日不得停,云昏雨黑宵冥冥。

直疑天老易混沌,万古无复长空青。

谁知淫烈有时定,妄用推测群相惊。

风收云歇天地静,归龙捲雨微闻腥。

大海无波平如镜,沐浴日月还晶明。

山中道人蕴道妙,六根清净容长少。

风声雨声寂不闻,独抚乾坤发长啸。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大风雨歌》,描绘了一场狂风暴雨的景象。首句“乌轮晦光兔魄死,海上群龙方戏水”以奇特的意象开篇,乌云蔽日,仿佛月亮黯淡,海面如同龙群嬉戏,预示风暴的到来。接着,“力撼乾纽摇坤维,骇听东南大风起”展现了风力之强,震撼天地,东南方向风声大作。

诗人通过“大风吹云云飞扬,八荒一气云茫茫”描绘了云雾翻腾的壮观画面,天地间一片混沌。“绝无天地但有海,祗恐人物沉汪洋”表达了对风雨中生灵可能遭受灾难的忧虑。接下来,诗人运用“谁鞭电鞭鼓雷鼓,忽起蛟龙满空舞”形象地刻画了闪电、雷鸣和蛟龙般的云彩在空中翻腾的场景。

风雨肆虐之际,诗人借“池中方困人不知,世眼惊看得云雨”表达出人们在风雨中的迷茫与惊讶。风雨持续不断,直至“一风三日不得停”,黑夜笼罩,天地混沌。然而,“谁知淫烈有时定”,暗示风雨终将过去,风收云歇后,天地恢复宁静,大海平静如镜,日月重现光明。

最后,诗人以“山中道人蕴道妙,六根清净容长少”寄托超然心境,即使风雨再大,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与变幻,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刁同年草堂

不用长竿矫绣衣,南园北第两参差。

青山有约长当户,流水无情自入池。

岁久酴醚浑欲合,春来杨柳不胜垂。

主人不用匆匆去,正是红梅著子时。

(0)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誇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塼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0)

归家

半载长安客意寒,一鞭归兴旧家山。

妻孥问我成何事,买得虚名满世间。

(0)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0)

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0)

物理六言·其一

以鸟养鸟尽性,惟虫能虫知天。

万物与我为一,反身乐莫大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