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苜蓿峰寄家人》
《题苜蓿峰寄家人》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fēngjiārén
táng / céncān

xufēngbiānféngchūnshànglèizhānjīn

guīzhōngzhīshìkōngxiāngjiànshāchǎngchóushārén

注释
苜蓿峰:指长满苜蓿草的山峰,苜蓿是一种植物,这里用作地名以增加诗意。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开始。
胡芦河:可能为虚构或特指的河流名,此处代表远离家乡的地点。
泪沾巾:形容因悲伤而流泪,以至于泪水打湿了手帕或衣襟。
闺中:指女子的卧室,常用来泛指妇女居住的地方。
空相忆:徒然地互相思念,表示思念而不得见。
沙场:即战场,古代作战的地方,通常尘土飞扬,故称沙场。
愁杀人:极度的忧愁使人难以承受,形象地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和悲痛。
翻译
在苜蓿峰旁遇到立春时节,胡芦河边泪水沾湿了衣襟。
深闺中只能空自思念,看不见战场上的愁苦情景让人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人在苜蓿峰边遇到立春时节,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人的怀念。在胡芦河畔,因思念家人而潸然泪下。"闺中只是空相忆"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尽的回忆,而"不见沙场愁杀人"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事的忧虑和悲哀,虽然身在战场却无法亲眼见证家人的安危,这种未知带来的忧愁几乎要将人逼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边塞战事给士兵家属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战争中人们的心理创伤。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入山

入山不期深自深,问景都逢美中美。

千林张画色无定,昨日深红今日紫。

头上星星岂复辞,即看流阴迅如此。

与木石居鹿豕游,闻善沛然心亦企。

(0)

题赵孟頫万柳堂图

久闻城外有廉园,今日宛看图画存。

求媚羞为右丞相,传真却赖昔王孙。

举杯有妓方当席,策马何人复到门。

名胜江南寻欲遍,笑予失遂似平原。

(0)

命庄亲王率众护卫皇太后由水路还都是日分程减从取道徐州阅河诗以纪事

慈寿今登七帙馀,奉游江浙意怡舒。

礼成展义还京国,志切观河迈沛徐。

春序无妨今逮夏,舟行自较逸于车。

亲藩扈卫遵川路,半月言违谒起居。

(0)

赐安徽巡抚托庸

连疆来接驾,咨政引同舟。

共济义应绎,勤宣业可修。

老看身益壮,人实食无浮。

虹宿被灾地,钦哉善恤赒。

(0)

瑞石洞

驻辇有馀暇,吴山近宜眺。

瑞石别一峰,下马喜先到。

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

转折若无路,含蓄益致妙。

萝薜绿垂烟,梅柳芳迎曜。

岩半有天池,灵物不可钓。

密竹护阴森,怪石攒茜峭。

孤鶱讶欲坠,傲睨忽疑笑。

攀跻当造顶,全吴归朗照。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

(0)

阅河

淮黄疏浚费经营,跋涉三来不惮行。

几处堤防亲指画,伫期耕稼乐功成。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