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石洞》
《瑞石洞》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驻辇有馀暇,吴山近宜眺。

瑞石别一峰,下马喜先到。

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

转折若无路,含蓄益致妙。

萝薜绿垂烟,梅柳芳迎曜。

岩半有天池,灵物不可钓。

密竹护阴森,怪石攒茜峭。

孤鶱讶欲坠,傲睨忽疑笑。

攀跻当造顶,全吴归朗照。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乾隆年间游览瑞石洞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洞内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先,诗人以“驻辇有馀暇”开篇,点明了游览的背景——在闲暇之余,乘着车驾,前往吴山附近的瑞石洞游览。接着,“吴山近宜眺”,表达了对即将欣赏美景的期待。

进入瑞石洞后,诗人先是“下马喜先到”,表达了对洞穴的惊喜之情。随后,他详细描述了洞内的景象:“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从狭窄的石阶开始,逐渐深入幽暗的洞穴。转折处仿佛无路可走,但正是这种转折,使得洞内景色更加神秘而美妙。

诗人接着描绘了洞内植被的生机勃勃:“萝薜绿垂烟,梅柳芳迎曜。”藤蔓和植物在烟雾中显得格外翠绿,梅花和柳树在阳光下散发出阵阵芳香。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洞内环境的清新宜人。

“岩半有天池,灵物不可钓。”这里提到的“天池”并非真实的湖泊,而是指洞内的一片开阔地带,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暗示了洞内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生物,无法被人类捕捉或理解。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洞内的竹林和怪石:“密竹护阴森,怪石攒茜峭。”竹林茂密,遮蔽了外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怪石错落有致,形状奇特,增添了洞穴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最后,诗人通过“孤鶱讶欲坠,傲睨忽疑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它似乎对周围环境感到惊讶,又似乎在对这一切微笑。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

“攀跻当造顶,全吴归朗照。”表达了诗人攀登至洞顶,俯瞰整个吴地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则是在洞内静坐,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领悟到了自然景观中的深刻哲理和美学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瑞石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其二

魏有径寸珠,守境无檀子。

照车十二乘,何如照千里。

世乏威王贤,孰知天下士。

所以饭牛儿,商歌中夜起。

徒求南海产,半触蛟龙死。

异才何代无,纠纷今可理。

(0)

游仙诗三首·其三

景风扇玄圃,漠漠琼花开。

乎美天上月,夜宴九成台。

盘行五色芝,酌以紫霞杯。

黄屋岂为贵,秦政亦荒哉。

浩然中独存,万象方胚胎。

纷纷梦玄驹,生死益堪哀。

(0)

西苑匾豆花·其二

匾豆花开烟露繁,却从禁苑忆乡园。

那能归种南山舍,步绕深丛未敢言。

(0)

赐游小山并金海泛舟至广寒殿诗八首·其四曲流观

溅玉飞琼出洞来,巧穿渠石自萦回。

春来耐好浮花片,为进君王万寿杯。

(0)

送曹际卿大参

楚楚今藩伯,星轺去若仙。

名高称吏部,境胜入湘川。

江静深含绿,峰晴迥带烟。

旬宣多惠政,要使远人传。

(0)

记象入室事·其二

猛象咆哮君合避,只须屏息坐帷中。

汉舟几覆心无怖,记取程家主一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