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仞宫墙礼乐区,洋洋儒教遍名都。
溪梅破玉年光换,庭草留芳春意敷。
酒兴每邀花下月,诗情多寄柳边湖。
堪誇一代斯文盛,洙泗渊源有远模。
数仞宫墙礼乐区,洋洋儒教遍名都。
溪梅破玉年光换,庭草留芳春意敷。
酒兴每邀花下月,诗情多寄柳边湖。
堪誇一代斯文盛,洙泗渊源有远模。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学府的繁荣景象与浓厚的文化氛围。首联“数仞宫墙礼乐区,洋洋儒教遍名都”开篇即点出学府作为礼仪音乐之区,儒家思想遍布各大都市,展现出学府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接着,“溪梅破玉年光换,庭草留芳春意敷”两句以自然景物喻人,溪边梅花绽放,象征着时光更迭,而庭院中绿草如茵,春意盎然,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不息。
“酒兴每邀花下月,诗情多寄柳边湖”则进一步描绘了学府生活的情趣与雅致,饮酒赋诗,赏花观月,寄情于自然之中,体现出学者们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最后,“堪誇一代斯文盛,洙泗渊源有远模”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这一时代文化繁荣的赞叹,同时强调了学府教育的深远影响,如同洙泗之水,滋养着后世学子,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明代学府的风貌与文化精神,是对那个时代学术与教育高度发展的颂歌。
秋窗夜凉镫一粟,日南坊西数椽屋。
客心羁孤不可论,忽有故人书在门。
书词悱恻纸黯惨,曾洗巨浪倾昆仑。
河关阻越两年别,展翰披缄转愁绝。
洪生倔强百不谙,祇解故纸驱银蟫。
自餐脱粟厚亲养,俭岁襆被游江潭。
孙郎下笔妙心孔,百炼枯肠泻真汞。
寄我新成《病妇诗》,不特才豪亦情种。
鹤笼凤笯两不聊,怜我塌翅为解嘲。
老亲弱子感温问,古意分明见方寸。
入世无妨醒是狂,谋生敢道贫非病。
燕山九月飞雪花,日日典衣归酒家。
闻钟偶一揽清镜,面上薄已污尘沙。
插标卖赋愁绝倒,臣朔苦长时不饱。
织锦偏输新样工,论文每叹清才少。
春风野火句全删,今日长安住较难。
故人迟我作长句,须在匡山读书处。
《得稚存渊如书却寄》【清·黄景仁】秋窗夜凉镫一粟,日南坊西数椽屋。客心羁孤不可论,忽有故人书在门。书词悱恻纸黯惨,曾洗巨浪倾昆仑。河关阻越两年别,展翰披缄转愁绝。洪生倔强百不谙,祇解故纸驱银蟫。自餐脱粟厚亲养,俭岁襆被游江潭。孙郎下笔妙心孔,百炼枯肠泻真汞。寄我新成《病妇诗》,不特才豪亦情种。鹤笼凤笯两不聊,怜我塌翅为解嘲。老亲弱子感温问,古意分明见方寸。入世无妨醒是狂,谋生敢道贫非病。燕山九月飞雪花,日日典衣归酒家。闻钟偶一揽清镜,面上薄已污尘沙。插标卖赋愁绝倒,臣朔苦长时不饱。织锦偏输新样工,论文每叹清才少。春风野火句全删,今日长安住较难。故人迟我作长句,须在匡山读书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37GMC.html
鲍髯老眼海月明,勘书烛古无遁情。
手磨铜章是唐制,瘦蛟贯钮铿有声。
土花苍寒周四角,篆勒玉箸文真卿。
当公出守遘时衅,贼噪平原击鼓震。
车书如火上蜡丸,夏云无光照银印。
此非官印用必常,势欲从公与城殉。
得全一郡宁非天,白头再见中兴年。
摩崖碑中印合缝,《乞米帖》后钤余笺。
平生忠信凭遗物,千载劫灰不磨灭。
子孙失守鬼神护,岂独老髯深爱惜。
当时不容公亦得,不死卢杞死希烈。
靴中几作临淮刀,怀内何惭太尉笏。
印乎印乎无口说,饮鸩踏火完公节。